时间: 2025-05-05 23:40: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40:39
澹岩游五首
老僧持钵傍山门,
古寺萧然一味清。
骨相山林非富贵,
不应曾有训狐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和尚在山门旁持钵乞食的场景,古老的寺庙显得宁静而清幽。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山林生活的向往,强调这里的骨相(气质、风貌)并不因富贵而不同,亦不应受到世俗的喧嚣影响。
“训狐鸣”可以理解为对世俗教条的讽刺,狐狸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狡猾与欺骗。这里提到的“训狐鸣”意在强调,山林之美与清静并不需要外在的教导和规范。
作者介绍:洪彦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和内心世界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可能源于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在宋代,随着文人阶层的崛起,许多人开始追求一种超脱尘世的生活。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场景。老和尚的形象给人一种宁静和智慧的感觉,表现了对清贫生活的向往。诗中“古寺萧然一味清”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空灵的意境,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宁静的气氛。
“骨相山林非富贵”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升华,强调了精神的富裕与物质的贫乏之间的对比。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情感,表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无所依恋与对自然的深切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与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老僧在何处持钵?
诗中提到的“训狐鸣”意指什么?
诗歌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澹岩游五首》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