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6:02
冬日宿青门草堂
作者: 储雄文 〔清代〕
岁暮怀人意慷慨,为携吟卷驾轻航。
缭垣积草余残雪,古木空巢自夕阳。
藉地牛群争烧影,翻空鸦阵点湖光。
从知眼底茫茫甚,独自扶藜立草堂。
在岁末之际,怀念远方的人,心中充满感慨,想要携带诗卷轻松航行。
围墙边积聚的草丛中,仍有残存的雪,古老的树木在夕阳下显得空荡荡的。
地上牛群争相追逐影子,天空中大雁成阵点缀着湖面。
我从内心深处知道,眼前的景象是如此模糊,独自一人,扶着拐杖站在草堂前。
逐句解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作者介绍:
储雄文是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主要从事诗歌创作,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冬季,冬天是思念和孤独的季节,诗人身处青门草堂,借助自然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在岁末时节的感慨。
《冬日宿青门草堂》是储雄文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内心情感的诗作。首联“岁暮怀人意慷慨”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诗人表达了在年末之时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缭绕的围墙、积雪的草地、空荡的巢穴,种种意象共同营造出清冷的冬日氛围,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思念。
中间的描写“藉地牛群争烧影,翻空鸦阵点湖光”赋予了诗歌生动的画面感,牛群与乌鸦的动态形象,反衬出诗人的静态与孤独,诗人似乎与周围的生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一句“从知眼底茫茫甚,独自扶藜立草堂”则是对整首诗情感的总结,诗人自知眼前的景象模糊,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显现,独自一人倚靠在草堂前,充满了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织,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具有深刻的哲理与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内心的孤独,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岁暮”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藉地牛群争烧影”中“烧影”是指什么?
A. 牛群在追逐影子
B. 牛群在吃草
C. 牛群在休息
D. 牛群在喝水
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愤怒
C. 孤独与思念
D. 无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