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访朝阳道院

《访朝阳道院》

时间: 2025-05-07 22:36:27

诗句

竹径阴阴磬韵流,行来便觉此生浮。

道人所得惟贪懒,满地松花散不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6:27

原文展示:

诗名: 访朝阳道院
作者: 储雄文 〔清代〕

竹径阴阴磬韵流,
行来便觉此生浮。
道人所得惟贪懒,
满地松花散不收。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竹林小径上,磬声在耳边流淌,
走到这里便感到人生如梦般飘浮。
道人所追求的,唯有贪婪与懒散,
满地的松花却无人去收拾。

注释:

  • 竹径:竹林的小路。
  • 阴阴:形容幽静的样子,阴凉而安静。
  • 磬韵:磬是一种乐器,韵指乐声,指在竹林中听到的磬声。
  • 此生浮:感叹人生如浮云般轻飘,不实在。
  • 道人:指道教的修道者。
  • 贪懒:指对物质的贪求和懒惰的态度。
  • 松花:松树的花朵,象征自然的散落与无拘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道人”与道教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道教追求清静无为的思想。而“满地松花散不收”则可以理解为对世间繁杂事物的放下,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储雄文,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道教文化的深刻理解而闻名。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清代,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许多人开始向往道教的清净和超然。此诗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认同,并表达了个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访朝阳道院》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道教修道者生活态度的诗作。诗的开头“竹径阴阴磬韵流”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读者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听见远处传来的磬声,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安详的心境。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浮华的感慨,“行来便觉此生浮”,这种对于人生的思索与道教思想相呼应,体现出对世俗繁华的超然。

接着,诗人转向对“道人”的观察,认为他们所追求的不过是贪懒的生活态度,似乎对追求清静的道教亦有一丝批判。最后一句“满地松花散不收”则象征着自然的无常,暗示世间物质的纷扰与无用,诗人似乎在劝诫人们要放下对物质的执念,回归自然的本真。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道教理念的理解与反思,传达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具有浓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径阴阴磬韵流:在竹林的小路上,阴影斑驳,耳边传来磬声,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感觉。
  • 行来便觉此生浮:走到这里,便感到人生如浮云般轻飘,充满哲理的思考。
  • 道人所得惟贪懒:对道教修行者的批评,认为他们追求的仅仅是懒散与贪婪。
  • 满地松花散不收:自然界的松花随意散落,象征着放下世俗的执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云,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意象:竹林、磬声、松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的道教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浮躁与道教的超然,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懒惰与贪欲的批判,体现出一种反思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径:象征清幽和宁静,代表道教的修行环境。
  • 磬韵:象征音乐与和谐,传达内心的平静。
  • 松花:象征自然的散落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径阴阴”的意思是: A. 明亮的竹林
    B. 幽静的竹林
    C. 空旷的竹林
    答案:B

  2. “道人所得惟贪懒”这句表达了对道教修行者的什么看法? A. 赞美
    B. 批评
    C. 无所谓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满地松花”象征着什么? A. 物质的繁华
    B. 自然的无常
    C. 人生的幸福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王维的诗歌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储雄文则通过对道教的反思,表达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探梅首尾吟 壬寅元日 郑佥判取苏黄门图史园囿文章鼓吹之语为韵见 即事十首 山行 次韵酬戴式之 舟次严陵 约黄成之观琼花予不及从以诗代简 即事十首 送刘子范粹宜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二元论 业字旁的字 利益均沾 梗迹萍踪 暴突 包含腋的词语有哪些 枯肠渴肺 主观能动性 丨字旁的字 淮沬 釆字旁的字 岁在龙虵 韋字旁的字 掩秘 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除邪去害 包含莲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慑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