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史下·张华

《咏史下·张华》

时间: 2025-05-07 23:04:23

诗句

孟观孙秀尚同寅,足了优游卒岁身。

牛斗豫章才尺五,中台何事不关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04:23

原文展示:

孟观孙秀尚同寅,足了优游卒岁身。
牛斗豫章才尺五,中台何事不关人。

白话文翻译:

孟观和孙秀都是我的同龄人,
他们悠闲地度过了一生。
牛斗和豫章的才华虽然只是一尺五寸,
中台的事却与他们无关。

注释:

字词注释:

  • 孟观:指孟氏家族中的观者,可能是指文学上的高人。
  • 孙秀:指孙氏家族中的秀才,表示同辈的才华。
  • 同寅:同辈、同龄。
  • 优游:安闲自在,游乐。
  • 卒岁身:度过一生。
  • 牛斗:指牛斗星,即北斗星,象征才华。
  • 豫章:古地名,象征文学的发源地。
  • 尺五:形容才华的短小。
  • 中台:古代指文人聚集之地,也指权力中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牛斗”和“豫章”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才华,传递出对文人和仕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反映对历史的思考,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识。其风格清新,常用典故与现实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盛行之时,诗人借古喻今,反映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表达了对文人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诗歌鉴赏:

《咏史下·张华》是陈普对历史人物与当代文人的一种反思与批判。诗中提到的孟观和孙秀,象征着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游弋的文人,他们安逸度日,似乎对历史的进程毫不关心,表现出一种对社会责任的漠视。而“牛斗豫章才尺五”则是对自身才华的自嘲,暗示自己在历史的舞台上并不显赫,才华的短小限制了他的历史影响力。“中台何事不关人”更是直接点出一些人对于社会事务的漠然态度,似乎他们对历史的变迁没有丝毫的关注。整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揭示了文人之间的竞争与无奈,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和忧虑,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孟观孙秀尚同寅:引入两位文人,表明与自己的关系。
  2. 足了优游卒岁身:描绘他们的生活状态,安逸无忧。
  3. 牛斗豫章才尺五:用典故反映对自身才华的自谦。
  4. 中台何事不关人:表达对社会事务的冷漠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孟观”和“孙秀”,形成平行结构。
  • 比喻:牛斗、豫章比作才华,形象生动。
  • 反问:最后一句以反问形式加深了对社会冷漠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在表现历史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同时反映出文人对于社会责任的逃避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与批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牛斗:象征着才华与光辉。
  • 豫章:象征着文化与历史。
  • 中台:象征着权力与社会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牛斗”和“豫章”象征什么? A. 权力
    B. 才华
    C. 富贵

  2. “孟观”和“孙秀”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不同的文人
    B. 诗人的朋友
    C. 历史人物

  3. 本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态度是? A. 积极参与
    B. 漠不关心
    C. 努力改变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对比陈普与李白的作品,可以发现陈普更侧重于对历史与当代文化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加体现出个人的豪情与理想。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相辅相成,共同丰富了中国古诗词的内涵。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诗经与楚辞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坐 谨和老人惠山泉二首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 送黎德升出守眉州 次韵张提刑 其四 次韵游龙门十绝 六月五日集英殿策士从官待宣于内军器库廓 还自益昌道得张仍修诗次韵 水行 次及甫入峡杂咏·三游洞二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十日之饮 韦字旁的字 肝肠寸裂 加油添醋 星飞电急 凵字底的字 豸字旁的字 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宛顺 素甲 眼尖手快 方字旁的字 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友的成语 喧豗 太先生 色字旁的字 视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