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9:00
长亭怨慢 奉题劳山纪游词
作者: 吴则虞
记听罢西司残鼓。拂拭珊瑚,钓竿何处。
九点齐烟,数峰清苦向谁语。宦情如此,生意尽,前朝树。
历下古亭荒,要那日杜陵重试。
凝伫。怅仙人不见,料也十洲非故。
繁华过羽。更休问文章尘土。
我亦是万里浮家,迸铅泪绛河同注。
乞付与荆关图取,海山盟主。
我听完西司的残鼓声,轻轻拂去珊瑚上的尘埃,钓竿又放在何处呢?
烟雾缭绕,几座清冷的山峰向谁倾诉我的苦闷?
这种宦官情怀如此沉重,生意已尽,前朝的古树依旧。
历下的古亭已经荒凉,何时才能再去杜陵重游?
我凝视着远方,怅然若失,仙人已经不见,这十洲的景象也不再是故乡。
繁华如梦,过眼云烟。更何必去问那些尘世的文采?
我也是漂泊万里的游子,泪水如同绛河水般流淌。
请将我的情思托付给荆关的地图,愿与海山之主共享此情。
作者介绍:吴则虞,近代诗人,以其精湛的诗词技艺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反映了对历史、自然及人情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吴则虞游历劳山后所作,诗中既有对过去的追忆,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折射出他对人生命运的思索。
《长亭怨慢 奉题劳山纪游词》是一首充满感伤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厚的乡愁与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开篇以“西司残鼓”引入,渲染出一种落寞的氛围,随之而来的“拂拭珊瑚,钓竿何处”则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带有几分惆怅。
诗人通过对“九点齐烟”和“数峰清苦”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苦闷,宦情和生意的消逝在诗中交织,给人以沉重的感觉。接下来的“历下古亭荒”则是一种对过往的唏嘘,古亭的荒凉仿佛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空虚与失落。
“怅仙人不见,料也十洲非故”一句,进一步突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故人的思念,似乎在诉说着对理想和现实的无奈。最后几句,诗人以自身的漂泊和泪水作结,表达了对故乡和情感的渴望与寄托,令人动容。全诗在抒情中流露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绘,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故土和理想的向往与思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司”指代什么?
A. 个人的情感
B. 古代乐器和音乐的机构
C. 自然景观
答案:B
“怅仙人不见,料也十洲非故”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理想破灭的失落
C. 对现实的满足
答案:B
诗中“绛河”象征着什么?
A. 喜悦
B. 眼泪与悲伤
C. 友情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