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4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44:45
长亭怨慢
作者:端木埰
痛销凝,当时吟侣。
五十年间,不堪洄溯。
许远忠忱,曼卿风义见肝腑。
佚才同甫,同患难披诚愫。
把酒仲文贤,更赢得超然天趣。
北去。尽风流云散,喜挹夏侯襟度。
师资鲍叔。更薢茩,南丰遇。
到此日,泪洒西州,都怆向琼楼归去。
算别有新知,思旧弥深凄楚。
痛苦的思念缠绕心头,曾经的吟唱伴侣。
五十年间,无法忍受这样的回忆。
许多远大的忠诚,曼卿的风范在心底显露。
与佚才同舟共济,携手度过艰难岁月。
举杯与仲文交谈,更赢得了超然的心境。
北去,尽管风流云散,却喜爱夏侯的气度。
师承鲍叔,更有薢茩,南丰相遇。
到了今天,泪水洒落在西州,满心愁苦向琼楼归去。
即使有新的朋友,旧时的思念却更加深沉凄楚。
端木埰,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绘情感细腻,风格独特。擅长用古典形式表达复杂的情感。
本诗创作于端木埰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旧友的怀念。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他更加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离别的痛苦。
《长亭怨慢》是一首充满感伤情绪的诗作,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友人和共同经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旧情的怀念。诗中语言简练而深邃,情感真挚而细腻。开篇就以“痛销凝”引入,直白地展示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思念。接着在五十年的时光中,诗人感叹往昔的美好,无法忍受回忆带来的苦楚。
诗中对友人的忠诚和义气的赞美,展现了古代文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提到的“仲文贤”和“鲍叔”都是历史上的名士,他们的品质和风范不仅是诗人向往的对象,更是他内心情感的寄托。最后,诗人以泪洒西州的悲情结尾,进一步深化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新知的无奈,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对生命、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友谊的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旧友的深情怀念,主题围绕着失去与怀念,充满了无尽的感伤。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诗中提到的“曼卿”象征:
诗中提到的“泪洒西州”意味着: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端木埰的《长亭怨慢》更注重对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两者均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却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