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6:48
大隐翠屏孤,何许最正面。
日落未落时,亭上来相见。
这一首诗的意思是:在翠绿的山屏中,隐居者生活得很孤独,最美的景致在哪里呢?正是在日落前的那一刻,我和你在亭子里相见。
本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隐者”这一形象在中国文学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与道教的理念相契合。隐居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山水风光和生活场景,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思想的追求。诗人以“晚对亭”作为题材,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重。诗中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渴望与对自然美的感悟。
这首《晚对亭》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一个隐士在黄昏时分与友人相聚的宁静场景。诗的开头以“大隐翠屏孤”引入,描绘了隐士的孤独与自然环境的美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情怀。接着,诗人通过“何许最正面”的设问,表达了对美景的渴望与探索,同时也暗含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日落未落时”一句,生动地捕捉了黄昏时分那种微妙的光线变化,象征着一天的结束与新的开始。这种时刻充满了诗意与哲思,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最后的“亭上来相见”,不仅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聚,也传达了友谊的珍贵与温暖。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文之间找到了平衡,既有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也有对人际交往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
整首诗表现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温暖与珍贵。诗人通过描绘黄昏时的相聚,传达了一种恬静和谐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人文关怀与自然美的结合。
“大隐翠屏孤”中的“大隐”指的是什么?
“日落未落时”所描述的时刻是什么?
诗中亭子的象征意义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