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二西斋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二西斋》

时间: 2025-05-02 12:38:10

诗句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8:10

原文展示:

静节归来自结庐,稚川闲去亦多书。
请君架上添芸草,莫遣中间有蠹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安静的节气里,我独自归来,建造了一座小屋;稚嫩的溪水流淌,随意地阅读着许多书籍。请你在书架上添加一些香草,别让书中间夹杂着虫子。

注释:

  1. 静节:指安静的时节,可能是指春秋等气候宜人的日子。
  2. :指住所、小屋。
  3. 稚川:形容小溪,意指水流不急的河流。
  4. 芸草:一种香草,常用来驱虫。
  5. 蠹鱼:指书籍中的虫子,象征着破坏、侵蚀。

典故解析:

本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芸草”在古代文人中常被提及,用以象征清雅和对知识的珍视。诗人用“蠹鱼”来比喻对书籍的破坏,反映了其对书籍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舜举,宋代诗人,以五言绝句和律诗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注重自然、生活,且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隐居生活时期,诗中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书籍的热爱,反映出当时士人对文化修养的追求。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二西斋》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宁静的隐居生活图景。诗的开头“静节归来自结庐”,点明了诗人的归隐心态,表现出对喧嚣世界的逃避与向往。接着“稚川闲去亦多书”,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闲适而富有文化气息的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请君架上添芸草”,诗人在这里引入了对友人的邀请,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书香环境的向往。最后一句“莫遣中间有蠹鱼”则是对书籍的保护,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与珍惜,暗含着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整首诗在意象上清新自然,情感上宁静温和,既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也传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敬仰,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节归来自结庐:在安静的时节,我返回家中,建造了一座小屋。
  • 稚川闲去亦多书:稚嫩的小溪缓缓流去,我也在这里随意地阅读书籍。
  • 请君架上添芸草:希望你在书架上添加一些香草。
  • 莫遣中间有蠹鱼:不要让书中夹杂着虫子,象征着对书籍的保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蠹鱼”比喻书籍中的破坏,表现出对文化的珍视。
  • 对仗:如“静节归来”和“稚川闲去”,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宁静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书籍、文化的珍视。诗人通过自然景色和书卷的结合,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理想空间。
  • 稚川: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悠闲。
  • 芸草:象征着对知识的保护与珍惜。
  • 蠹鱼:象征着对文化破坏的警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静节”指的是什么?

    • A. 喧闹的节日
    • B. 安静的时节
    • C. 热闹的场合
  2. “莫遣中间有蠹鱼”中的“蠹鱼”指的是什么?

    • A. 书中的虫子
    • B. 鱼类
    • C. 蚂蚁
  3.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名利
    • B. 隐居生活
    • C. 旅游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王维的隐居主题都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宁静,但梅尧臣更倾向于对书籍的珍视,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环境的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袁松溪簿来承绝句以紫霞翁见号因自号为紫霞 与张草庐予欲嗣奏聘君草庐寄声止予歌以答之 又再用韵和 又和饶计使丹青阁韵 用前韵呈史绣使 涌泉亭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 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叫门 南腔北调 面字旁的字 电源 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咸同 依然故态 色字旁的字 绿林豪客 包含蛉的词语有哪些 哑结尾的成语 呼天叫地 瞻笏 牙字旁的字 截长补短 門字旁的字 名望 包含堵的成语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