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48
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
——梅尧臣
山水东阳去未去,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的惜别之情。诗中提到的东阳山水,似乎还在远去,朋友与亲人在晨曦中频频相会。诗人感叹如今再没有像越国那样逃避名利的船只,依旧可以看到吴王送别女儿的潮水。海燕归来,齐声鸣叫充满了屋内,溪边的梅花开放,枝条上挂满了生机。明年的十月,官员们在七里滩前迎接你,船桨轻轻拨动,奏响了箫声。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宗尧,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友人吴正仲即将离别之际,梅尧臣借此机会表达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即将到来的分别的惆怅之情。诗中结合了山水、亲情和友谊,展现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梅尧臣的《送吴正仲婺倅归梅溪待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的细节,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愁绪。开篇“山水东阳去未去”,既描绘了山水的迷人风光,又暗示着朋友的离去是未尽的情感,给人一种留恋之感。接下来提到“朋亲苕霅朝复朝”,通过描绘朋友和亲人间的欢聚,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让人倍感珍惜。
诗中提到的吴王送女潮,运用历史典故,不仅增添了诗的厚度,也让人感受到古代人文情怀的传承。随着诗意的发展,海燕归齐声满屋,溪梅开过子生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希望,正如朋友之间的情谊,虽有离别却依然美好而长存。
最后两句“明年十月吏迎处,七里滩前棹奏箫”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期待,虽然离别在即,但对重聚的美好憧憬让人心中充满暖意。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使得离别的情景更加感人,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离别的惆怅,虽然分别在即,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与希望始终存在,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阳”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西阳
B. 东阳
C. 南阳
“更无越相逃名舸”中的“越”指的是哪个国家?
A. 吴国
B. 越国
C. 齐国
“明年十月吏迎处”中提到的“十月”是指哪一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