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6: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26
腊脯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畋猎得封兽,割鲜为腶修。
易甘非爱日,不败任经秋。
可用资宾豆,何妨鄙荐左月右肃。
考之新月录,美脆胜庖牛。
猎得山兽,切下新鲜肉制成腊脯。
美味并非我所独爱,纵然不能抵挡秋日的诱惑。
可用来招待宾客,何妨在月明之夜轻松享用。
根据新月的记录,这腊脯的鲜美甚至胜过牛肉。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阳山,宋代著名的诗人,官至礼部侍郎。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紧凑的结构而闻名,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腊脯》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美味腊脯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食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梅尧臣的《腊脯》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展现出诗人对美味与生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诗人讲述了通过狩猎获得的山兽,经过加工制成腊脯,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接着,诗人强调了美味的相对性,认为美食不应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更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文化表达。诗中提到“可用资宾豆,何妨鄙荐左月右肃”,暗示了诗人在社交活动中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并在月光下与朋友们共享美食的闲适情境。最后一句“美脆胜庖牛”则是对腊脯的高度赞美,彰显了诗人对自然馈赠的珍视。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美食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对美的追求。通过对腊脯的描述,诗人将简单的食物与高雅的社交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一种质朴而深刻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自然美食的赞美、生活的享受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美味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腊脯”是用什么制作的?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美食的什么态度?
诗中提到的“左月右肃”代表什么样的场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