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5:28
《钓船笛 其三 蓑衣》
作者:龚翔麟 〔清代〕
最爱绿茸茸,雨洗一番添翠。
转过荻苗青处,远看来无二。
眠云拥月不知年,稳着几曾敝。
却笑制荷衣客,触西风先碎。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渔夫生活的思考。最喜欢那一片绿油油的草地,经过雨水的洗礼,更显得翠绿。转过一片青色的荻草,远远望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躺在云下,怀抱着明月,不知不觉中过了多少年,渔夫的蓑衣也从未破损。却笑那些穿着荷叶衣服的人,迎风而行,早已被风吹得支离破碎。
作者介绍:龚翔麟,清代诗人,生于康熙年间,后期活跃于雍正年间。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细腻观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宁静的钓鱼时光,诗人随着自然景色的变化,感受到生活的宁静与安详。他通过蓑衣和荷衣的对比,反映出渔夫的生活质朴与自然的和谐。
《钓船笛 其三 蓑衣》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渔夫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诗的开头"最爱绿茸茸,雨洗一番添翠",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草地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美感。接着转到荻苗青处,诗人用“远看来无二”来表现自然景物的统一与和谐,也暗示了自然与人生活的密切联系。
“眠云拥月不知年,稳着几曾敝”这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悠闲状态的向往,仿佛在描绘一个人在月光下静静思考的场景,时间在此刻似乎失去了意义。最后两句“却笑制荷衣客,触西风先碎”,则通过对比,揭示了渔夫的蓑衣坚韧与易碎的荷衣,象征着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与命运。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鲜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生活选择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现出一种对简单、朴实生活的赞美,同时也引发对生活方式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最爱何物?
“眠云拥月不知年”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状态?
荷衣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