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王秀才自越见寻不遇,题诗而回,因以酬寄

《王秀才自越见寻不遇,题诗而回,因以酬寄》

时间: 2025-05-01 01:55:11

诗句

南斋知数宿,半为木兰开。

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回。

烟深扬子宅,云断越王台。

自有孤舟兴,何妨更一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5:11

原文展示:

南斋知数宿,半为木兰开。
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回。
烟深扬子宅,云断越王台。
自有孤舟兴,何妨更一来。

白话文翻译:

南边的小斋房里住了几晚,
一半是为了欣赏木兰花的盛开。
晴朗的楼阁上留下了许多诗篇,
春天的帆船载着酒,正要返航。
烟雾笼罩着扬子的宅邸,
云雾遮断了越王的台阶。
只要有那孤舟的兴致,
又何妨再来一次呢?

注释:

  1. 南斋:指作者在南方的书斋。
  2. 木兰:木兰花,多用来象征美丽。
  3. 晴阁:晴朗的楼阁,象征着诗意的栖息地。
  4. 春帆:春天的帆船,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5. 扬子宅:指扬子江边的住宅,扬子江在古代被称为“扬子”。
  6. 越王台:越王台与越国历史相关,象征着古代的辉煌。
  7. 孤舟:象征着孤独或独立的旅行,表达一种洒脱的情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浑,唐代诗人,字子渊,号懋斋,生于公元790年,卒于835年。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以清新雅致著称,常常融入对历史和人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许浑南游期间,因未能见到心中所寄之人,写下这首诗以表达遗憾与思念。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事,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婉约的情感,展现了许浑对南方春景的深情眷恋。诗的前四句描绘了诗人南游的情景,"南斋知数宿,半为木兰开"写出他在南方小斋中住了几晚,正值木兰花盛开的时节,暗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向往。接下来的“晴阁留诗遍,春帆载酒回”句中,不仅表达了诗人在诗中留下了对生活的感悟,还通过“春帆”这一意象,传达出春天的活力与诗人心中的欢愉。

后四句转向自然景色的描绘:"烟深扬子宅,云断越王台",生动地描绘了扬子江边的烟雾缭绕和云雾弥漫,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最后一句“自有孤舟兴,何妨更一来”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心态,尽管未能与所思之人相遇,但仍然愿意再来一次,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与美好生活的决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南斋知数宿:诗人提到在南方的书斋住了几晚,暗示他在此地的沉静与思考。
    • 半为木兰开:木兰花的盛开,象征着美好事物的出现,同时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期待。
    • 晴阁留诗遍:晴天的楼阁中留下了许多诗篇,反映出诗人的写作热情。
    • 春帆载酒回:春天的帆船载着酒,象征着欢快与洒脱的生活。
    • 烟深扬子宅:描绘了扬子江边的烟雾,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
    • 云断越王台:越王台的云雾缭绕,象征着历史的悠久与人事的变迁。
    • 自有孤舟兴:孤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的独立与向往自由。
    • 何妨更一来:最后一句展现了诗人乐观的心态,愿意再来追寻。
  2.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春帆载酒”,将帆船比喻为生活的载体,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
    • 对仗:诗中多次使用对仗的手法,如“烟深扬子宅,云断越王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使用“木兰”、“春帆”、“孤舟”等意象,酝酿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反思,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1. 木兰:象征着美丽与希望,暗示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出现。
  2. 春帆:代表春天的生机与活力,传达出诗人的愉悦心情。
  3. 孤舟:象征着独立与自由,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4. 扬子宅与越王台:历史的象征,暗示着人事的变迁以及对过往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斋”指的是什么?

    • A. 北方的书斋
    • B. 南方的书斋
    • C. 西方的书斋
  2. “春帆载酒回”中的“春帆”象征着什么?

    • A. 秋天的景色
    • B. 春天的活力
    • C. 夏天的热气
  3. 诗人对未能见到的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望
    • B. 平静与豁达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许浑的《王秀才自越见寻不遇,题诗而回》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事,但许浑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而李白则展现了豪放与奔放的气质。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诗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满庭芳 写怀 踏莎行·晚景 到钱塘却寄姑苏太守 秋日旅舍感怀 自诸暨抵剡 其二 自诸暨抵剡 舟中自吴之越寄润州柳侍御开杨博士迈 中秋与柳赞善开宗赞善坦寇学士准宿宋拾遗白 赠吴处士棋 赠冯德之道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凵字底的字 络绎不絶 戈字旁的字 牛油 省吃俭用 新发于硎 立刀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游闲 拿刀弄杖 忙中有错 象简乌纱 包含布的成语 应春花 鼎字旁的字 包含濯的成语 得寸思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