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0:23
沁园春·道本虚无 作者: 李道纯〔元代〕
道本虚无,虚无生一,一二成三。
更三生万物,物皆虚化,形形相授,物物交参。
体体元虚,头头本一,未许常人取次谈。
虚无妙,具形各相貌,虚里包含。
虚中密意深探。致虚极工夫问老聃。
那虚寂湛然,无中究竟,虚无兼达,勘破瞿昙。
象帝之先,威音那畔,清净虚无孰有儋。
诸玄眷,以虚无会道,稽首和南。
这首词表达了“道”的本质是虚无,虚无中诞生了一,继而形成二和三。更进一步,三又生成了万物,所有事物均是虚幻的,彼此相互交融,传递着形态与意义。每个体都是虚的,根本上都是同一的,普通人不能随意谈论。虚无非常奥妙,各种形态都在其中,虚无里蕴含着深意。追求虚无的极致,工夫要向老子请教。在那虚寂澄澈的境界中,完全是无中探究,虚无联通一切,洞察真理。象征帝王之前,威音的彼岸,清净的虚无谁能掌握?所有的玄理,都是在虚无中会合,把头低下,向南方致敬。
作者介绍
李道纯是元代诗人,因其作品多涉及道教哲学,风格深邃而哲理性强,常探讨虚无与存在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激荡的时期,作者通过道教的哲学思想反映了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旨在引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沁园春·道本虚无》通过对“道”的探讨,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全诗以“虚无”为核心,阐释了宇宙万物的本质,强调一切事物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诗人运用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使抽象的哲理具象化,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诗中提到的“虚无”不仅是一个哲学概念,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提醒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同时,诗中对老子的提及,体现了对道教思想的尊重与承继,表现出一种对智慧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哲理诗,更是对人生真谛的追寻,激发读者对宇宙和生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虚无的探讨,传达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强调一切事物的相互关系,倡导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道本虚无”是什么意思?
A. 道是实在的
B. 道的本质是虚无
C. 道是我们能理解的
答案:B
诗中提到“老聃”是指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道教的创始人
C. 诗人自己
答案:B
诗中强调了什么?
A. 物质的真实存在
B. 一切都是虚幻的
C. 人生的痛苦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