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6:32
沁园春 赠损庵人静
作者: 李道纯 〔元代〕
九转工夫,三元造化,百日立基。
便打扑精神,存决定志,掀翻妄幻,绝断狐疑。
剔起眉毛,放开心地,物物头头一笔挥。
行功处,便横拖斗柄,倒斡玑。
为中会取无为。个个有中间有最奇。
到恍惚之间,窈冥之际,守之即妄,纵又成非。
不守不忘,不收不纵,勘这存存存底谁。
只恁麽,持六阳数足,抱个蟾儿。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和悟道的感悟。诗中提到“九转工夫”,意指经过多次修炼的过程;“三元造化”则指宇宙的生成与变化;“百日立基”象征着在漫长时间里扎根于某个信念或追求。接着,作者提到要提升精神,坚定意志,去除妄想和疑虑,才能在修行中有所突破。诗的后半部分探讨了在追求无为的过程中,如何在深邃的境界中保持清醒,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意识状态。
李道纯是元代的著名诗人,以其道教文化背景而著称。他的诗作多以哲理和修道为主题,反映了对人生与宇宙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创作受道教思想影响,体现了对修行的追求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在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越。
《沁园春 赠损庵人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九转工夫”和“百日立基”的描写,传达了修行的艰辛与坚持。这种坚持不仅是对技艺的磨练,更是对内心坚定信念的要求。诗人通过对心灵的探索与对境界的追寻,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邃与智慧。
在语言上,诗歌使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意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例如,“剔起眉毛,放开心地”,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状态,更是对内心解放的渴望。诗中还提到“行功处”,暗示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体悟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在意境上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通过“恍惚之间,窈冥之际”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超脱于物质世界的宁静与深邃。这种感觉不仅是对道教哲理的认同,也是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探索,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修行与内心的探索,强调了坚定意志与清醒意识的重要性,体现了道教的思想精髓。
诗中提到的“九转工夫”意指什么?
“放开心地”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三元造化”主要是指?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