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4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40:34
角弓白羽挂雕鞍,
醉卧河阳铁甲寒。
烽火夜来知有敌,一时齐向月中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披铁甲、骑马在边塞的战士,他的角弓和白羽箭挂在雕刻精美的马鞍上。他醉卧在河阳,感到铁甲的寒冷。夜晚烽火传来,表明有敌人来袭,战士们齐心凝视夜空中的明月。
作者介绍:商采,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写边塞生活,表现出豪放的气概和对家国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在清代,边疆地区常常面临外敌的侵扰,诗人通过描绘边塞战士的生活,反映出战士们在战争中的苦乐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塞上曲 其二》以鲜明的边塞风格,生动展现了战士们在战争中的生活与心理状态。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战士的装备与状态,角弓白羽、雕鞍铁甲,细腻地勾勒出战士的英武形象,同时也暗示了他所承受的压力与责任。醉卧河阳的描写,突显了战士在严酷战争环境下对放松与休息的渴望,展现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而后两句则转入紧张的气氛,烽火的点燃意味着敌人的来袭,战士们在这一刻团结一致,齐向月中看,既是对敌情的警惕,也透出一丝对故乡的思念。整体上,这首诗通过对具体意象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战士们在边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边塞战士的生活,表达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体现了士人对国家与家乡的深刻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雕鞍”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醉卧河阳”说明战士此时的状态是?
烽火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