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0: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0:35
购得杨升庵先生雪韵楼画像敬赋此诗
王贞春 〔清代〕
万里君门远,投荒死未归。
山花蛮女曲,椎髻汉臣衣。
木落愁猿啸,仓空宿鸟饥。
思亲余涕泪,应逐白云飞。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诗中描绘了万里之外的君主之门遥不可及,自己却身处荒凉之地,甚至可能死于外乡而不能归还。提到的“山花蛮女曲”与“椎髻汉臣衣”,则暗示了在异乡的生活与他乡风土人情的对比。秋木落下,猿声哀鸣,仓库空空,栖息的鸟儿也因饥饿而哀叫,表现了自然环境的凄凉。最后,诗人对亲人的思念化为泪水,似乎要随着白云飘散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白云飞”,暗指古代诗词中常用的意象,白云常常象征着自由与漂泊,抒发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与渴望归家的情感。
作者介绍:
王贞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而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表达情感,具有较强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贞春在购得杨升庵先生的画像后所作,体现了他对古人和传统文化的崇敬,同时表达了他在异乡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精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怀念。开头两句“万里君门远,投荒死未归”,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远方的无奈与悲伤,表达出身处异地的孤独与漂泊。接下来的“山花蛮女曲,椎髻汉臣衣”,通过对比不同地域的风俗,展现了诗人对汉文化的向往与思念。诗中描绘的秋天场景,如“木落愁猿啸,仓空宿鸟饥”,不仅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还反映了自然界对人类情感的映射。最后一句“思亲余涕泪,应逐白云飞”,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将思念化为泪水,渴望随白云而去,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归家的渴望。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情感上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情的深刻体悟,体现了王贞春作为清代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在异乡的无奈与孤独,传达了对汉文化的认同与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万里君门远”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权力的向往
B. 对亲人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热爱
“木落愁猿啸,仓空宿鸟饥”中“猿啸”主要传达了什么意象?
A. 欢乐
B. 孤独
C. 希望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贞春的《购得杨升庵先生雪韵楼画像敬赋此诗》相对,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李白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王贞春则通过自然景象反映思念之情。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王贞春及其作品的背景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