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28: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28:55
霾风摧万物,
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
天阙亦已稠。
白日不照见,
乾坤莽悲愁。
时也独奈何,
我歌无有求。
霾风摧毁万物,
暴雨滋润着九州。
花卉虽然繁多,
天上的宫阙也显得密集。
白天的阳光无法照耀,
天地间一片悲愁。
时光也无奈于此,
我歌唱却无所求。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政治与经济,影响深远。他的诗风多样,常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社会与自然,情感真挚。
《霾风》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社会动荡、自然灾害频繁之时。诗中反映了他对自然灾害的感受以及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悲伤。王安石以诗抒发内心的感受,表达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霾风》一诗,开篇即以“霾风摧万物”引入,展示了天气对自然界的强大影响,令人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沉重的氛围。接着“暴雨膏九州”,暴雨虽有滋润之意,却在此上下文中显得更加沉重,仿佛在嘲讽自然的无情。诗中提到“卉花何其多”,虽花卉繁盛,却无法掩盖悲愁的气氛,天阙的繁密反映了人们心中的无奈与迷茫。
在“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中,诗人运用了强烈的对比,白日本应带来光明,希望却被无尽的阴霾遮蔽,乾坤之间似乎只剩下悲愁的气息。最后的“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与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在困境中无所追求的态度,显得悲凉而又深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无奈与悲伤,通过描绘阴霾天气展示人们在困境中的情感,表现出对命运的深刻思考与无所追求的态度,体现了一种悲观的哲学思考。
选择题:诗中“霾风摧万物”中的“霾风”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表达了对__的感受。
判断题: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生活的追求。 (对/错)
王安石的《霾风》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在动荡环境中对生活的感受。王安石更侧重于自然灾害的描绘,而杜甫则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