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52:05
作者: 王叔承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月出江头半掩门,
待郎不至又黄昏。
深夜忽听巴渝曲,
起剔残灯酒尚温。
月亮从江边升起,半掩着门扇;
我在等着心上人,却只等到了黄昏。
深夜里忽然听到了巴渝的曲子,
我起身点亮残灯,酒杯里酒尚且温热。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巴渝曲”是指四川地区的民间音乐,巴渝即指现今的重庆地区,曲调往往抒发深情和思念,反映出作者的情感背景。
作者介绍: 王叔承,明代诗人,字子文,号云溪,生于江苏。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尤其擅长描写女性的情感和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一个社会动荡、文化繁荣的时期。王叔承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观察,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
《竹枝词》从意象上以月、江、灯等元素构成了一个浪漫而又略显悲伤的场景。诗中女主人公独自一人静候心上人归来,月光下的江头显得孤寂而空旷,反映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失落。开头两句通过“月出”和“待郎”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期待。随着黄昏的降临,等待的心情愈发沉重。
第三句“深夜忽听巴渝曲”,在静谧的夜晚,突然传来动人的音乐,似乎唤起了她对过去的回忆,流露出一份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怀念。最后一句“起剔残灯酒尚温”,则是一种感伤的自我安慰,尽管心中有着思念与孤独,但她仍然在音乐中找寻慰藉,酒的温度象征着过去的温暖。
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音乐元素,体现了王叔承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造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对爱情的期盼与渴望,同时也表现了失落与孤独的情感。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的结合,展现出深邃的情感基调,呼应了人们对爱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待郎”指的是谁?
“月出江头半掩门”中,门是如何描绘的?
诗中提到的曲子是哪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