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扰龙

《踏莎行·扰龙》

时间: 2025-05-10 07:10:20

诗句

四壁流丹,千崖滴翠。

南山奇秀北山媚。

行行渐入画图中,虎头唤起偏难绘。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

天花片片随风坠。

回看万古青冥冥,鸿蒙启自何年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0:20

原文展示:

四壁流丹,千崖滴翠。南山奇秀北山媚。行行渐入画图中,虎头唤起偏难绘。雾湿烟鬟,寒侵薄袂。天花片片随风坠。回看万古青冥冥,鸿蒙启自何年岁。

白话文翻译:

四周的墙壁如同流淌的丹砂,千山万崖如同滴落的翠绿。南山的奇丽和北山的妩媚相映成趣。行走渐渐进入画卷之中,虎头的景象却难以描绘。雾气湿润了烟鬟,寒意侵袭着薄衣。天花片片随风飘落。回首万古的苍茫,鸿蒙世界究竟是从何时开始的呢?

注释:

  • 流丹:形容墙壁的颜色流动如丹砂。
  • 滴翠:形容山崖上绿树的色彩,如同翠色滴落。
  • 奇秀、媚:分别形容南山的奇特秀美和北山的妩媚动人。
  • 虎头:比喻某种威猛或特征,暗示难以描绘的景象。
  • 烟鬟:古代女子的发型,形容雾气缭绕。
  • 薄袂:轻薄的衣袂,象征着寒意。
  • 天花:天上的花,形容随风飘零的景象。
  • 鸿蒙:指宇宙未开化的状态,象征混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家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以其诗词清新、自然见长,常描绘山水风光,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感悟。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人风气盛行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宇宙起源的思考。

诗歌鉴赏:

《踏莎行·扰龙》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四周的美丽景色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以“流丹”和“滴翠”描绘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诗人将南北山的美丽特征相对比,加深了读者对景色的印象。

在诗中,诗人逐渐进入画图之中,展现出一种融入自然的状态,然而“虎头唤起偏难绘”一句,暗示了自然之美的复杂与难以捉摸,诗人虽有感触,但难以完整表达。此时,诗人通过“雾湿烟鬟,寒侵薄袂”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湿润与寒冷,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

最后,诗人回首万古,思考宇宙的起源,体现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哲学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引发了对生命与宇宙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壁流丹:墙壁的颜色如同流动的丹砂,形象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 千崖滴翠:千山万崖上绿树成荫,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
  3. 南山奇秀北山媚:南山的奇特与北山的妩媚相得益彰,反映出诗人对山水的细腻观察。
  4. 行行渐入画图中:逐渐走入这幅美丽的画卷,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5. 虎头唤起偏难绘:尽管景色美丽,但某些景象却难以用画笔描绘,表明自然的复杂性。
  6.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描绘出湿润和寒冷的感觉,增强了环境的真实感。
  7. 天花片片随风坠:天上的花瓣随风飘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8. 回看万古青冥冥:回首悠久的历史,感叹时间的无情与浩瀚。
  9. 鸿蒙启自何年岁:思考宇宙的起源,表现出对生命奥秘的探索与追问。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例如,“四壁流丹”与“千崖滴翠”的对仗,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宇宙起源的探索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细腻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丹:象征美丽的事物。
  • 滴翠:象征生命与自然的繁荣。
  • 虎头:象征难以捉摸的自然之美。
  • 雾湿烟鬟:象征柔美与朦胧。
  • 天花:象征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鸿蒙:象征宇宙的混沌与神秘。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内容,也深化了诗的主题,使读者在欣赏的同时,思考生命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山奇秀”和“北山媚”分别形容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
    • B. 人的情感
    • C. 宇宙的起源
  2. “虎头唤起偏难绘”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之美的易描绘
    • B. 自然之美的复杂性
    • C. 诗人的无能为力
  3. “雾湿烟鬟,寒侵薄袂”中,诗人用什么手法描绘环境?

    • A. 明喻
    • B. 拟人
    • C. 形象描绘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但侧重于对山的崇敬与对人生的反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诗人的心境,风格更为内敛。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渭君属题丐斋校词图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二 春晚 浣溪沙 江南秋暑特盛,冥想闽中山居景物,赋寄王筱婧明溪 浣溪沙·前词意有未尽,更成小令二章,示讱丈 其一 浣溪沙四十四首 其三十五 回归 浣溪沙 其一 谴梦 浣溪沙·少梅为余作醉月颦霞图,赋此纪之 浣溪沙 元宵公园 浣溪沙 社稷坛白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拾人牙慧 雌威 田字旁的字 宽展 包含倡的词语有哪些 百君 涕泪交零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歳溽 王孙公子 立刀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天高地远 天外有天 隹字旁的字 破玩意儿 包含蒜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名的词语有哪些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