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0:56
原文展示:
陆游的《东园晚步》
久客天涯忆故园,
强名官寺只衡门。
秋桐蠹遍无全叶,
古柳吹斜出半根。
痛饮每思尊酒窄,
微官空羡布衣尊。
何时定下三巴去,
思卧孤舟听断猿。
白话文翻译:
在远方漂泊已久,时常思念故乡;
勉强称作寺庙的地方不过是个小门。
秋天的梧桐树虫蛀得没有一片完整的叶子,
古老的柳树被风吹得斜斜地只剩下半根。
每次痛饮时总会想起酒杯太小,
微薄的官职让我空自羡慕那些穿布衣的人。
不知何时才能踏上去三巴的路,
希望能够躺在孤舟上听那断断续续的猿鸣。
注释:
- 久客:长时间做客,指在外漂泊。
- 天涯:远方,指离家很远的地方。
- 官寺:指官方设立的寺庙。
- 衡门:指简陋的门,形容寺庙的简陋。
- 秋桐:秋天的梧桐树。
- 蠹:虫子,这里指虫蛀。
- 尊酒:酒杯,古代用尊指酒器。
- 微官:指小官,官位不高。
- 布衣尊:穿着布衣的尊贵,指那些生活简单却心境高远的人。
- 三巴:三巴是古地名,位于今四川一带。
- 孤舟:孤独的小船,象征孤独与思索。
- 断猿:猿的叫声,形容孤独与悲凉。
典故解析:
- 三巴:三巴是古代蜀地的称谓,陆游对三巴的向往表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 布衣尊:在古代,布衣常常代表了不受世俗权利影响的高洁身世,陆游在此借以表达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鸣山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建立初期的战乱与动荡,作品多以抒发爱国情怀和个人遭遇为主,风格豪放而又细腻。
创作背景:
《东园晚步》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流亡在外,怀念故乡的时光。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陆游的《东园晚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在外漂泊的思乡情怀。诗的开篇就表明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久客天涯忆故园",一语道出了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强名官寺只衡门”,则讽刺了官场的虚伪与冷漠,传达出对现实的不满。秋天的景象与凋零的梧桐、斜斜的古柳,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无奈与苍凉。
在“痛饮每思尊酒窄,微官空羡布衣尊”中,陆游通过痛饮来排解内心的苦闷,却又感到酒杯的窄小象征着他微薄的官职和无法逾越的社会阶层。这种对布衣的羡慕,表现了他对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
最后两句“何时定下三巴去,思卧孤舟听断猿”,则是对未来的渴望与幻想,描绘了他希望能够回归自然、归隐山水的美好愿景。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充分展现了陆游晚年的思考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客天涯忆故园:长时间在外漂泊,思念故乡。
- 强名官寺只衡门:勉强称之为寺庙的地方不过是个简陋的门。
- 秋桐蠹遍无全叶:秋天的梧桐虫蛀得毫无完整的叶子。
- 古柳吹斜出半根:古老的柳树被风吹得斜斜地只剩下半根。
- 痛饮每思尊酒窄:每次痛饮时总会想起酒杯太小。
- 微官空羡布衣尊:微薄的官职让我空自羡慕穿布衣的人。
- 何时定下三巴去:不知何时才能去三巴。
- 思卧孤舟听断猿:希望能够躺在孤舟上听那断断续续的猿鸣。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尊酒窄”比喻生活的窘迫。
- 拟人:古柳被风吹斜,赋予了柳树生命。
- 对仗:如“久客”与“故园”,“痛饮”与“思卧”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对官场生活的失望以及对自由、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了陆游晚年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故园: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
- 秋桐:象征着凋零与失落。
- 古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酒:象征着诗人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
- 孤舟:象征着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陆游的《东园晚步》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爱国情怀
- B. 思乡情怀
- C. 对官场的不满
- D. 对自然的向往
-
“微官空羡布衣尊”中的“布衣”指什么?
- A. 穿着华丽衣服的人
- B. 生活简朴的人
- C. 官员
- D. 富商
-
诗中提到的“三巴”是指哪里?
- A. 南方某地
- B. 北方某地
- C. 西方某地
- D. 东方某地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陆游 vs. 王维:陆游的诗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关怀,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与心境的融合,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自然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选》:收录陆游的诗文,提供注释与分析。
- 《宋诗三百首》: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汇编与解读。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论述古代文学的发展与主要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