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2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21:44
龙飞乙科郎,白面如琢玉,
去作幕下士,年少二十六。
壮心直如弦,不而公事曲。
宁知太守尊,棰吏惊群目。
太守岂不贤,去郡秉钧轴。
铨曹有格法,那肯烦荐牍。
依然旧官职,再傍天这麓。
六考未作县,冷官到淮服。
向来豪气举,斟酒能半斛。
只今长说病,伏饮在胸腹。
皇皇一世忧,隐隐两眉蹙。
中年革节省,未必下为福。
我生更迂阔,立意要违俗。
误使尘纲缨,同君被缠束。
两家各生子,丁壬合天禄,
但得佳儿妇,两翁志愿足。
岷山有旧约,相从结。
明朝江上馆,持被共君宿。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年轻的学子(王木叔),他年方二十六,面如玉石,前去担任幕府的低级官员。诗中提到他的壮志如弦,然而却不得不屈从于官场的曲折与复杂。虽然太守并非不贤明,但在官场中却要遵循各种规章,难以一展抱负。尽管如此,诗人表达了对旧职的依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同时也透出对未来的渴望。最后提到的旧约与美好愿望,寄托了对友情和家庭的期盼。
戴溪,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本诗写于作者送别王木叔赴黄州任教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及对仕途的感慨。
在《送王木叔黄州教职》中,戴溪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年轻学子在官场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无奈。诗中他以“龙飞乙科郎”开篇,生动地呈现出王木叔的青春与理想。接着,通过“壮心直如弦”一语,表达出他心中对理想的执着,但随之而来的“公事曲”却揭示了现实的复杂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戴溪则将目光转向对未来的思考,表现出对于家庭与友谊的珍视。尤其是“但得佳儿妇,两翁志愿足”的结尾,传递出一种温暖与满足的情感,表明了对人生另一种价值的追求——家庭的安宁与幸福。
整首诗在内容上融合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情感丰富而深邃,给人以很大的思考空间。
整首诗反映了年轻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家庭的向往,体现了人性对幸福与安宁的根本追求。
“龙飞乙科郎”中的“乙科”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壮心直如弦”是用来形容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