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1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11:40
《奉使登终南山》 作者:王湾 〔唐代〕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
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
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
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性矜勤劳,示心教澄习。
玉英时共饭,芝草为余拾。
境绝人不行,潭深鸟空立。
一乘从此授,九转兼是给。
辞处若轻飞,憩来唯吐吸。
闲襟超已胜,回路倏而及。
烟色松上深,水流山下急。
渐平逢车骑,向晚睨城邑。
峰在野趣繁,尘飘宦情涩。
辛苦久为吏,劳生何妄执。
日暮怀此山,悠然赋斯什。
我常常喜爱在南山游玩,因此在山脚下游历。几朝几夕我来到林岭,终于攀登到百仞高的山巅。石头雄伟,马路尽头已到,苔藓的颜色随着我的脚步而渐渐深入。春天的景物奇特而多变,远处的气息弥漫着天香。空洞中杖声回响,低云轻轻拂过我的衣服,显得湿润。我倚靠在岩石上,看见远处的茅屋,走进屋内欣然拜见。问及性情与勤劳,教导我内心的澄澈与修习。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味佳肴,捡拾山上的芝草。这里的环境绝无人迹,潭水深邃,鸟儿在空中停立。一生从此授予我道理,九转之道皆为我所赐。辞去尘世的纷扰,来此只求体会呼吸。闲适的心境超越了以往,回转的道路瞬间抵达。烟色浓重的松树上,水流急促而下。逐渐平坦处遇见车马,向晚时分眺望城镇。山峰间的野趣繁多,尘世的喧嚣让我感到疲惫。我辛苦多年为官,劳碌生涯何必执着。日暮时分怀念这座山,悠然地作此诗篇。
王湾,字季友,号渔山,唐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情景交融,具有清新脱俗的特征。
这首诗作于王湾奉命登终南山时,表达了他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奉使登终南山》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南山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常爱南山游”引入,展示了对自然的亲近感。接着通过“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攀登的过程中,感受到自然的雄伟与壮丽。
诗中意象丰富,如“石壮马径穷”暗示了艰难的攀登过程,而“苔色步缘入”则体现了对自然细致的观察。之后的“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又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山中清新的气息里。
在面对自然的心境中,诗人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尤其在“闲襟超已胜”一联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诗人以“日暮怀此山”作为总结,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怀念与对官场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交织,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山水自然的赞美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强调了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理念,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选择题:
南山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官场生活
B. 自然的高洁与宁静
C. 朋友的陪伴
填空题: 诗中提到“倚岩见___”,此处的“庐舍”指的是诗人看到的__。
判断题: 诗中“渐平逢车骑”表示诗人在山中遇见了车马。 (对/错)
对比王湾的《奉使登终南山》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的景色,但王湾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向往,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壮志的追求。两者风格不同,但都体现了唐诗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