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3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30:20
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
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
端拱雍容日,时巡治理馀。
典谟焕千古,彷佛见都俞。
全诗翻译:
尽心尽力地奉行君主之道,莫过于虞舜帝的榜样。
他持守中庸之道,遵循圣明的法则,拥有大智慧且谦虚。
端坐稳重,容貌和蔼,每天巡查治理的余事。
他的典章和教诲光耀千古,仿佛能看到他亲自指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虞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君,以德治国,善于治理,受到了后世的尊崇。诗中提到的“帝有虞”即是指虞舜帝,他的治理方式和治国理念成为后代君主学习的楷模。
作者介绍: 孙承恩,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以古诗为主,风格典雅,常以历史人物为题材进行抒怀和赞美。
创作背景: “鉴古韵语”系列诗作,旨在通过古代圣君的事迹,表达对理想政治和道德的追求和向往,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传统德治思想的重视。
这首诗通过对虞舜帝的描绘,展现了古代君主的理想形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虞舜被视为德治的典范,诗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示了虞舜的治理智慧和谦虚品格。首联“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强调了虞舜帝在德政上的无与伦比,表明追求理想政治的信念。而“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则进一步刻画了虞舜的中庸之道和谦逊态度,突显其人格魅力。
接下来的描写中,“端拱雍容日”展现了虞舜的稳重与从容,表现出一个理想统治者应有的风范。而“典谟焕千古”则揭示了虞舜的治国理念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似乎在提醒后人应遵循这样的治国之道。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充分体现了作者对虞舜的崇敬和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逐句解析:
克尽为君道,无如帝有虞。
诗人开篇即表明虞舜帝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无可比拟,展现出对他全心全意为国的钦佩。
执中遵圣轨,大智秉谦虚。
描述虞舜帝的治国原则,即中庸之道和谦虚态度,强调智慧与谦逊的统一。
端拱雍容日,时巡治理馀。
形容虞舜的仪态和日常治理,展现出他身为统治者的从容与努力。
典谟焕千古,彷佛见都俞。
结束时强调虞舜的教诲流传千古,仿佛见到他亲自授教的情景,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虞舜帝的崇敬以及对理想治理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传统德治思想的认同和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克尽为君道”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自私自利
B. 全心全意
C. 随心所欲
答案: B
诗人认为虞舜帝的治国理念有何特征?
A. 豪放不羁
B. 中庸谦虚
C. 专制严酷
答案: B
“典谟焕千古”中的“焕”字意为?
A. 消失
B. 光耀
C. 变更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