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屈翁山诗集

《题屈翁山诗集》

时间: 2025-05-05 18:13:42

诗句

三闾有苗裔,流落海南滨。

奇服纫香草,狂歌托美人。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

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13:42

原文展示:

三闾有苗裔,流落海南滨。
奇服纫香草,狂歌托美人。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
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闾(屈原所在的地方)后裔的悲惨遭遇,他们流落到了海南海滨。身穿奇特的衣服,身上还缠绕着香草,狂歌放声,寄托对美人的思念。杜鹃鸟发出悲鸣,似乎在诉说内心的苦楚,斑竹上沾满了新泪。诗人希望能与重华(屈原的化身)诉说心声,却不知青辞(清雅的辞句)该如何表达。

注释:

  • 三闾:指屈原的故乡,古代楚国的一个地名。
  • 苗裔:指屈原的后代或后裔。
  • 海南滨:指海南岛的海滨,象征流亡的孤独与悲凉。
  • 奇服:指奇异的衣服,可能暗指屈原的高洁与不屈。
  • 纫香草:用香草编织的饰物,象征美丽与纯洁。
  • 狂歌:放声歌唱,表达内心的情感。
  • 杜鹃:一种鸟,古代常用来象征思念与悲伤。
  • 斑竹:竹子的一种,因其斑驳的泪痕而富有情感。
  • 重华:屈原的别名或象征,暗指屈原的灵魂或精神。
  • 青辞:清雅的诗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璟,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常通过古典典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感怀屈原的生平与遭遇之际,反映出屈原的悲剧命运与诗人的共鸣,同时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屈原后裔的流亡生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开篇以“三闾有苗裔”引出屈原的身世,既是对屈原忠贞不渝的敬意,也是对后代悲惨命运的感叹。通过“流落海南滨”,诗人将流亡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接着,通过“奇服纫香草”,诗人描绘了那种带有理想色彩的美好形象,象征着追求与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狂歌托美人”,则使这种理想与现实的美好形成了鲜明对比,急切的情感与处境的无奈交织在一起。

“杜鹃心事苦,斑竹泪痕新”以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惆怅,杜鹃的悲鸣与斑竹的泪痕,皆反映出一种深刻的情感呼喊。最后一句“欲与重华语,青辞何处陈?”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渴望与屈原交流,表达自己内心的苦痛,然而又无从诉说,展现出一种无奈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层层递进,传达出诗人对历史、对理想的深切思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三闾有苗裔:指出屈原的后代,传达对屈原精神的追溯。
  2. 流落海南滨:表现后代流亡的惨状,充满悲凉。
  3. 奇服纫香草:描绘美好而奇特的形象,象征理想与追求。
  4. 狂歌托美人:表现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5. 杜鹃心事苦:用杜鹃鸟的悲鸣来象征内心的痛苦。
  6. 斑竹泪痕新:斑竹上的泪痕象征着情感的深切。
  7. 欲与重华语:表达对屈原的向往与渴望交流的心情。
  8. 青辞何处陈:感叹难以用清雅的词句来表达深切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杜鹃”与“斑竹”寓情,表现心中的苦楚。
  • 拟人:杜鹃与竹子被赋予情感,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与结构上都体现了对仗工整的特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屈原及其后代的描写,展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切感慨,传达了一种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三闾:象征屈原的故乡与悲剧命运的起源。
  2. 香草:象征美好与纯洁的理想。
  3. 杜鹃:象征思念、悲伤的情感。
  4. 斑竹:象征感情的流露与深度。
  5. 重华:象征屈原的精神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三闾有苗裔”中的“三闾”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的故乡?

    • A. 李白
    • B. 屈原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杜鹃心事苦”中,杜鹃鸟常用来象征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思念与悲伤
    • C. 愤怒
    • D. 平静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 A. 欢快
    • B. 悲伤与惆怅
    • C. 忧愁
    • D. 愤怒

答案:

  1. B. 屈原
  2. B. 思念与悲伤
  3. B. 悲伤与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静夜思》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离骚》与《题屈翁山诗集》:都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但《离骚》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挣扎与情感宣泄,而《题屈翁山诗集》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屈原后代的深切同情与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屈原与楚文化研究》
  • 《清代诗人元璟研究》

相关查询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 其二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 其一 过胶山谒李忠定公暨先桂坡公祠 贺小补大兄得孙 虎丘怀古二首 其二 虎丘怀古二首 其一 苏台吊古二首 其二 苏台吊古二首 其一 夜泊话旧 送子应梅入太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朝督暮责 尢字旁的字 文宗学府 克字旁的字 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身退功成 孤芳自赏 秃宝盖的字 力殚财竭 包含籴的词语有哪些 遗风余泽 铁板铜琶 打跌 包含芽的词语有哪些 清严 曰字旁的字 出尘之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