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3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31:05
点绛唇 红桥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红板桥头,酒旗摇曳花村里。
绿杨如荠。两岸疏篱缀。
罗袖生凉,帘影荷风细。
清歌起。半篙秋水,一抹平山翠。
在红板桥的桥头,酒旗在花村中摇曳。
绿杨像荠菜一样鲜翠,两岸疏朗的篱笆装点着风景。
罗袖在微凉中轻轻飘动,帘影在细微的荷风里荡漾。
清脆的歌声响起,划桨的船在秋水中轻轻荡漾,远山的翠色映衬着这宁静的场景。
作者介绍:沈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沈岸登创作此诗时,社会正处于清代中期,文人雅士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对,诗中描绘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反映了当时文人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红板桥头为引子,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开篇“红板桥头,酒旗摇曳花村里”,通过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酒旗的摇曳让人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接着描绘绿杨的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杨树的绿色如同荠菜般清新,给人以生命的活力。
“罗袖生凉,帘影荷风细”一句,更是细腻入微,描绘出微风拂动的柔和感受,让人不禁想象轻柔的衣袖在风中飘动的样子,生动地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诗末“清歌起。半篙秋水,一抹平山翠”,在悠扬的歌声中,船桨轻轻划过秋水,平山的翠色在此刻显得格外动人,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文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水乡的宁静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风光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美的赞美,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测试:
诗中“酒旗摇曳”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绿杨如荠”中“如荠”用来形容什么?
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沈岸登的《点绛唇 红桥》,感受其中的诗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