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4:28
荒城草木合,破屋风雨侵。
千年一琴台,眷焉涕盈襟。
遗爱食县社,公宁不堪任。
此台即甘棠,忍使无馀阴。
旁舍高以华,大豪日捐金。
苍云玄武暮,鬼物凭阴岑。
尚德抑玄虚,坠典谁当寻?
我兴荐寒泉,百拜公来临。
公来不能知,落日下饥禽。
怀哉空山里,鹤飞猿与吟。
当年于蔿歌,补衮一何深。
承平示得意,独能正哇淫。
君相此一时,又复悟良箴。
谀臣坐废黜,盍亦起幽沉。
蒲轮竟颓毂,香草空深林。
寂寞授书室,孤甥举遗衾。
生平谅已然,薄俗矧来今。
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
夔旷不并世,月露为知音。
人间蹄涔耳,已矣非公心。
荒凉的城池与杂草连成一片,破旧的房屋遭受风雨的侵袭。
千年过去,唯有这琴台依然存在,令我不禁泪湿襟前。
往日的美德仍留在这县社之中,难道这里的官员不堪重任吗?
这台就是甘棠树,怎能让它失去余阴?
旁边的高楼大厦,富豪们日复一日捐钱。
苍穹中的玄武星在暮色中显现,鬼神寄托在阴森的山岑。
尚德与虚无交织,典籍的真谛又有谁能追寻?
我兴致勃勃地推荐寒泉,恭敬地等待公的到来。
公来了却无法了解,夕阳西下时饥饿的禽鸟。
怀念啊,在空山里,鹤飞猿啼与我同吟。
当年在这里吟唱,补衮的情怀何其深厚。
太平之时显得得意,独能纠正那些荒淫之风。
君相在此一时,又重新领悟良好的箴言。
谀臣坐享其成,何不也将他们唤醒?
蒲轮终究颓废,香草在深林中空留遗憾。
寂寞的书室中,孤独的侄儿举起遗留的被褥。
生平所信早已如此,薄俗又怎能比得上现在?
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
夔龙虽不与世并存,月光与露水却是知音。
人间的耳畔已被蹄声淹没,已然不再有公心。
元好问,字允中,号山甫,金朝诗人,著名的词人和散文家,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壮丽的风格见长。
《元鲁县琴台》作于金朝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间沧桑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元鲁县琴台》是元好问的一首充满历史感与人文情怀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荒凉城池和破旧房屋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沧桑。诗人在琴台前沉思,泪湿衣襟,显示出他对历史文化的眷恋与对理想社会的渴望。通过“千山为公台,万籁为公琴”的比喻,诗人将琴台与公义相连,表达了对理想之地的追求。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情世故的透视。正如“苍云玄武暮,鬼物凭阴岑”,暗示了人世间的复杂与无常。同时,诗中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批判,虽隐晦却深刻,体现出诗人对社会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琴台的描绘,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与社会的批判。
诗中提到的“琴台”主要代表什么?
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