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

时间: 2025-05-07 23:41:50

诗句

图书锁尘阁,符节守山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1:50

原文展示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
作者:崔备

图书锁尘阁,符节守山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士人的寄托与思念,描绘了书籍尘封在阁楼中,而符令与节令则严守在山城之中,暗示了对士人清白和忠诚的期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图书:指书籍、文献。
  • 锁尘阁:尘封的书阁,形容书籍久未使用。
  • 符节:古代官吏或军队的指挥令,象征权威和责任。
  • 守山城:防守山城,指守卫边疆或重要的城池。

典故解析:

  • 锁尘阁:可引申为知识的被忽视或未被利用,表达了一种对文化的惋惜。
  • 符节:象征官场的权力与责任,暗含对士人忠诚与负责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歌表达对理想与士人的关怀而著称。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社会责任感,受到后人的推崇。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士人追求仕途之时,诗人通过对士人的寄托,表达了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推崇。

诗歌鉴赏

《寄羊士谔永宁里居》通过简练的文字展现出诗人对士人的深切关怀与期待。首句“图书锁尘阁”,生动地描绘出书籍的尘封状态,仿佛在暗示着知识的被遗忘与士人理想的受损。书籍是文化的载体,而其尘封则象征着士人潜在的才华与理想未能施展。接下来的“符节守山城”则向我们展示了士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强调了忠诚与守护。山城的意象不仅仅是地理空间的描绘,更是士人心中应该坚守的理想与信念。

整首诗虽然篇幅不长,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士人的期许与对知识的珍视。通过对比书籍与符节,诗人将文化与责任结合,体现了士人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是对士人的一种呼唤,希望他们能够不忘初心,负起应有的责任,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诗人巧妙地用对比手法,揭示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图书锁尘阁:书籍被尘埃所覆盖,暗示知识与文化被忽略,士人的理想未能实现。
  • 符节守山城:士人肩负着守卫和维护的责任,象征着对国家与社会的忠诚。

修辞手法:

  • 对比:书籍的尘封与符节的守护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士人理想的失落与责任的重担。
  • 象征: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符节象征权力与责任,二者结合展现了士人应有的追求。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书籍的尘封状态与士人应守的责任,表达了对士人理想的期待与对知识的珍视,反映出一种对社会责任感的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积累。
  • 尘封:象征被忽视或未被利用的潜力。
  • 符节:象征权力、责任与忠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图书锁尘阁”意指什么? A. 书籍被使用
    B. 书籍被忽视
    C. 书籍受损
    D. 书籍流传

  2. “符节”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文化
    B. 权力与责任
    C. 自由
    D. 财富

  3. 诗中对士人的期待主要表现在哪一句? A. 图书锁尘阁
    B. 符节守山城
    C. 寄羊士谔
    D. 永宁里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展现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诗词对比:
可以将崔备的《寄羊士谔永宁里居》和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士人的责任与知识的珍视,而后者则更强调个人的忧国忧民情怀,两者都表现了对社会与文化的关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华诗词》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淮甸春(寓念奴娇丙申岁游高沙,访淮海事迹) 倚秋千(寓好事近) 忆萝月(寓清平乐客盱江,秋夜鼓琴,思故山作) 一丝风(寓诉衷情泊松江作) 比梅(寓如梦令) 杏梁燕(寓解连环) 贺新郎(代寿赵饶州) 沁园春 绮罗香(寿赵太卿) 瑞鹤仙(寿赵右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率性任意 舌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敦诗说礼 又字旁的字 虎头燕颔 困惫 米字旁的字 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如汤化雪 悬车之年 金友玉昆 承天命 尊上 拽巷啰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