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3:48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
作者:朱敦儒 〔宋代〕
天宇著垂象,日月共回旋。因何明月,偏被指点古来传。
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阿姊最婵娟。
愤激书青奏,伏愿听臣言。诏六丁,驱狡兔,屏痴蟾。
移根老桂,种在历历白榆边。
深锁广寒宫殿,不许姮娥歌舞,按次守星躔。
永使无亏缺,长对日团圆。
在浩瀚的天空中,星辰和日月交相辉映。为什么明亮的月亮,古往今来总是被人所称道?
人们常常谈论着七宝的华丽,漫说霓裳的美妙,然而我的姐姐才是最美的那位。
我心中愤懑,写下这篇奏章,恳请您倾听我的言辞。
命令六位神灵,驱赶狡猾的兔子,封闭那痴情的蟾蜍。
将老桂树的根移植,种在那白榆树旁。
深锁那广寒的宫殿,不允许嫦娥歌舞,按时守护着星辰的轨道。
永远使她不再缺失,与月亮常常团圆。
朱敦儒,字子华,号青山,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以词和诗闻名。其作品多表现自然、人生的哲理和情感,风格清新婉约。
《水调歌头》是朱敦儒在对月之夜写的,表达了对明月的深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愤懑,同时也蕴含了对古代神话的思考。
《水调歌头(对月有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古诗,朱敦儒以月亮为中心,展现了他对美的追寻与对人事的感悟。诗歌开头通过描绘天上的日月星辰,展现了宇宙的浩瀚与变化,接着引出明月为何总是被歌颂的思考,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无限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浪语修成七宝,漫说霓裳九奏”来展示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赞美,而“阿姊最婵娟”则将情感转向个人,显示出对亲情的珍视。愤激书青奏的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某种不满与期待,恳请统治者能够听取民意,驱赶妨碍美好生活的妖邪。
全诗最后通过希望嫦娥能与月亮长久团圆,表达了对人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情感深沉且富有哲理。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的结合,展现了朱敦儒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
整首诗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与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
选择题:朱敦儒是哪一代的诗人?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阿姊”指的是诗人的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嫦娥的喜爱与赞美。(对/错)
朱敦儒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以月亮为主题,但朱敦儒更强调个体情感与社会责任,而苏轼则更注重人生哲理与自然的关系。两者都展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