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时间: 2025-05-02 10:42:25

诗句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2:25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
作者:朱敦儒 〔宋代〕

白日去如箭,达者惜分阴。
问君何苦,长抱冰炭利名心。
冀望封侯一品,侥倖升仙三岛,不死解烧金。
听取百年曲,三叹有遗音。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

白话文翻译:

白天匆匆而去,如同箭一般,成功的人都珍惜这短暂的光阴。
我问你为何煎熬,心中总是挂念着冰冷与炽热的名利。
希望能够封侯升官,侥幸能飞升到三岛,不死的追求如同烧金一般。
听着百年间的乐曲,三次感叹其中的余音。
与好友相聚,欣赏美景,酒杯频频斟满。
昔日的人已不在,松下泉边的情景已不如往昔。
幸好遇上重阳佳节,高处的红萸黄菊,让我好好寻觅醉乡。
淡淡的飞鸿渐行渐远,千古的忧伤与思念共同消散。

注释:

  • 白日去如箭:形容时间快速流逝。
  • 达者:指有成就的人。
  • 冰炭:比喻心情的矛盾,冷与热的对立。
  • 冀望封侯一品:希望能得到封号和高官。
  • 仙三岛:传说中的仙人住处,象征长生不老。
  • 重阳佳节:指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象征团圆和长寿。
  • 松下泉底:松树下的泉水,象征清幽的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对名利的看淡,以及对友谊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名利的冷静态度,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以其流畅的节奏和深邃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开篇即以“白日去如箭”引入,迅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传达出时间飞逝的感受。诗中多次提及“名利”,反映出诗人对世俗追求的反思和无奈。他质疑人们为何执着于功名利益,似乎在提示我们应当珍惜眼前的生活而非追逐虚无的名声。

在与好友的相聚和饮酒中,诗人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场景,令人向往。然而,随着“昔人已矣”的感叹,诗人又将读者带入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之中,展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理解。

最后,在重阳佳节的氛围中,诗人以“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结束,既有对过往的追忆,又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释然。整体而言,诗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传递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日去如箭:时间过得飞快,令人感到惋惜。
    • 达者惜分阴:有成就的人更加珍惜时间。
    • 问君何苦:对对方的关心与疑问。
    • 长抱冰炭利名心:心中常怀对名利的追求,内心矛盾。
    • 冀望封侯一品:渴望得到高官厚禄。
    • 侥倖升仙三岛:幻想不死,追求长生。
    • 听取百年曲: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 三叹有遗音:感叹中留有余韵。
    • 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与好友共饮,享受美景。
    • 昔人已矣,松下泉底不如今:感慨昔日友人已不在,现实的孤独。
    • 幸遇重阳佳节:庆幸在重阳节相聚。
    • 好把醉乡寻:寻找醉意与快乐。
    • 淡淡飞鸿没,千古共销魂:飞鸟远去,古往今来的忧伤共同消散。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日去如箭”,形象生动地描绘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冰炭利名心”,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排比:如“会良朋,逢美景,酒频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和名利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白日:象征时间的流逝。
  • 冰炭:象征心中的矛盾与挣扎。
  • 封侯:象征世俗的荣华富贵。
  • 重阳佳节:象征团圆与长寿。
  • 飞鸿:象征自由与远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去如箭”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时间快速流逝
    • B. 时间过得慢
    • C. 时间没有意义
  2. 诗人为何对名利持有疑问?

    • A. 因为他不喜欢名利
    • B. 因为名利让人困扰
    • C. 因为他追求名利
  3. “淡淡飞鸿没”中飞鸿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美好的回忆
    • C. 自由的向往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

诗词对比

  • 朱敦儒的《水调歌头·白日去如箭》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两首诗都使用了“水调歌头”这一词牌,主题上都有对人生的感悟,但朱敦儒更强调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名利的思考,而苏轼则更注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朱敦儒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叶正则秘郎参议湖北帅幕 杂兴 自横山归偶成 榜书轩曰景白以炉香事乐天像因题律诗六韵其上 水栀 七夕口占 句 其一 雨中忆昙少云奉寄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崇德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瞬息万状 私字儿的字 力不同科 包含龟的词语有哪些 饱经风雨 毋字旁的字 快嘴 讲帏 珠喉 耳字旁的字 蒜瓣儿 以功补过 釒字旁的字 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寝苫枕戈 群起攻之 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