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鹊桥仙·溪清水浅

《鹊桥仙·溪清水浅》

时间: 2025-07-29 17:03:32

诗句

溪清水浅,月胧烟澹,玉破梅梢未遍。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7:03:32

原文展示:

鹊桥仙·溪清水浅
作者:朱敦儒 〔宋代〕
溪清水浅,月胧烟澹,玉破梅梢未遍。
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谁见红愁粉怨。
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

白话文翻译:

溪水清澈而浅,月光朦胧,烟雾淡淡,花朵还未完全绽放。
横枝上的影子依稀如无,但在风中飘散着几许香气。
想乘风离去,但波浪却无法停留,谁能看到那红色的愁苦和粉色的怨恨?
夜深了,青女(指织女)沾湿了微霜,暗香飘散到广寒宫殿。

注释:

  • 溪清水浅: 描述溪水的清澈与浅薄,营造出宁静的环境。
  • 月胧烟澹: 月光朦胧,烟雾轻薄,形容夜晚的柔美。
  • 玉破梅梢未遍: 玉指梅花,梅花尚未完全开放,象征美好的事物尚未到来。
  • 横枝依约影如无: 横枝影子模糊,仿佛不存在,暗示孤寂的情感。
  •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 想要随风而去,但波涛阻挡,表现出心中的挣扎。
  • 青女: 指织女,传说中天帝的女儿,象征着美丽与孤独。
  • 广寒宫殿: 传说中的月宫,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梦阮,号白云山人,南宋时期的词人,其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细腻而婉约。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朱敦儒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

诗歌鉴赏:

《鹊桥仙·溪清水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营造出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氛围。开篇以“溪清水浅,月胧烟澹”来描绘宁静的夜晚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而淡雅的美。随即,诗人通过“玉破梅梢未遍”暗示了爱情的未果和期待,梅花的含苞待放象征着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接下来的“横枝依约影如无,但风里空香数点”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仿佛在说无论环境多么美好,心中的愁苦依旧难以解脱。接下来的“乘风欲去,凌波难住”,则表现出一种想要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但又被现实的波涛所限制,形成强烈的对比,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诗人提到“夜深青女湿微霜,暗香散广寒宫殿”,让人联想到织女与牛郎的悲恋故事,表现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忆,暗香飘散的意象更是增加了诗的幽远和神秘感。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都展现了朱敦儒独特的艺术风格,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清水浅: 形象化地描绘出宁静的自然环境。
  2. 月胧烟澹: 朦胧的月光和淡淡的烟雾,营造出一种柔和的氛围。
  3. 玉破梅梢未遍: 预示着爱情的美好尚未完全实现。
  4. 横枝依约影如无: 隐喻孤独与失落。
  5. 乘风欲去,凌波难住: 强烈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内心的挣扎。
  6. 谁见红愁粉怨: 表达对情感的无奈与悲伤。
  7. 夜深青女湿微霜: 织女的孤独与思念,暗示爱情的距离感。
  8. 暗香散广寒宫殿: 诗意化地表现出美好事物的遥不可及。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胧烟澹、暗香等用以比喻情感的微妙与复杂。
  • 拟人: 青女沾湿微霜,赋予了人物情感。
  • 对仗: 在句式上,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通过自然景色与情感的结合,展现了人类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 象征纯洁与宁静。
  • 梅花: 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希望。
  • 月光: 象征浪漫与思念。
  • 青女: 代表着爱情的期盼与孤独。
  • 广寒宫: 代表遥远的理想与美好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鹊桥仙·溪清水浅》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朱敦儒
    • C. 苏轼
  2. 诗中“夜深青女湿微霜”指的是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 A. 嫦娥
    • B. 织女
    • C. 王嫱
  3. 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事业

答案:

  1. B. 朱敦儒
  2. B. 织女
  3. B.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钗头凤·世情薄》(陆游): 表达相似的爱情主题。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通过月亮表达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朱敦儒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孤独,但更加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两者在意象和修辞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朱敦儒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了了庵颂 次韵答任仲微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二首 次韵德孺感兴二首 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 其六 南柯子 次韵公定世弼登北都东楼四首 伤歌行四首 和李才甫先辈快阁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麻字旁的字 蹈赴汤火 途穷日暮 金鸡奖 牛字旁的字 妙手天成 随波逐浪 车字旁的字 命舃 厂字头的字 尺竹伍符 狗结尾的成语 牛眠龙绕 采字旁的字 熏莸同器 包含沼的词语有哪些 大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