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40
长安何处天香满,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
独坐圆蒲无个伴,陌头花谢人归缓。
月榭风亭闲领管,睹墅羊昙,岁岁成疏懒。
读倦抛书寻茗椀,倩谁偎得桃笙暖。
长安哪里才有满天的香气呢?那绝美的园亭,并不是淮南的馆子。我独自在蒲席上坐着,没有伴侣,路边的花凋谢了,人们也慢慢归去。月下的楼榭,风中的亭子,我悠闲地领着乐器,看到那山庄里的羊群,年年岁岁都显得疏懒。读累了书,便抛下去寻觅茶杯,谁能依偎着我共度这温暖的时光呢?
诗中提到的“淮南馆”可能指的是当时著名的园林或酒家,寓意对繁华的向往与对比。长安的繁华与淮南的宁静形成鲜明对照,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蒋士铨,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其作品常带有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诗人或许在长安游历时,感受到都市繁华与内心孤寂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对生命、友情和自然的深思。
《蝶恋花六首 其四》展现了诗人对长安繁华的渴望与内心孤独的对比。诗的开头以“长安何处天香满”引入,立即将读者带入一个香气四溢、充满生机的场景,然而随后的“绝好园亭,不是淮南馆”则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圆蒲上,周围落花凋谢,伴侣无踪,表现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后半部分,月下的悠闲与羊群的懒散,形成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但诗人却依然感到一种疏懒与冷清。最后一句“倩谁偎得桃笙暖”则是对温暖陪伴的渴望,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友谊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触与情感的表达,令人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孤独感的深刻描绘,以及对友情和陪伴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倩谁偎得桃笙暖”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淮南馆”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