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卢姬曲

《卢姬曲》

时间: 2025-04-26 21:33:12

诗句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

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

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

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3:12

原文展示: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

白话文翻译: 卢姬美貌如月,技艺高超如云。青丝覆盖着她的额头,她在汉宫中歌舞,如春日般绚烂。在参差的铜台上,她频频受到恩宠。你不见太祖的杀声清脆,留下美妓在西陵。卢姬幸运地没有成为冤魂,为了名声嫁人,花儿已老。人生的轨迹自有其时,不要因迟早而叹息卢姬。

注释:

  • 卢姬:指诗中的女子,可能是虚构的人物。
  • 伎如云:形容技艺高超,如云般众多。
  • 青丝覆鸾额:青丝,指女子的长发;鸾额,指女子的额头。
  • 汉宫春:指汉代的宫廷,春代表美好时光。
  • 参差铜台:参差,不齐的样子;铜台,古代宫廷中的高台。
  • 宛转受恩频:宛转,形容动作柔美;受恩频,频繁受到宠爱。
  • 太祖会杀声清人:太祖,指某位皇帝;杀声清人,可能是指太祖的威严或英勇。
  • 西陵里:西陵,地名,可能是指某处宫廷或墓地。
  • 为名嫁人花老矣:为了名声而嫁人,花儿已老,指女子已老去。
  • 人生行迹自有时: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0-1526),明代文学家、书法家,字希哲,号枝山,江苏吴县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以书法闻名。这首诗《卢姬曲》可能是祝允明在某个特定场合或背景下创作的,用以表达对某位女子的赞美或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祝允明在观察或听闻某位女子的故事后,感慨其命运而作。诗中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描绘,以及对其命运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描绘,展现了她的非凡魅力和在宫廷中的生活。诗中“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一句,既赞美了卢姬的美貌,又突出了她的才艺。后文通过对卢姬在宫廷中的生活的描述,以及对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卢姬的美貌如同明月,她的技艺高超如同云朵般众多。
  2. 青丝覆鸾额,歌舞汉宫春:她的长发覆盖着额头,在汉宫中歌舞,如春日般绚烂。
  3. 参差铜台上,宛转受恩频:在参差不齐的铜台上,她柔美地频频受到恩宠。
  4. 君不见太祖会杀声清人,复留妙妓西陵里:你不见太祖的杀声清脆,留下美妓在西陵。
  5. 卢姬幸不为冤鬼,为名嫁人花老矣:卢姬幸运地没有成为冤魂,为了名声嫁人,花儿已老。
  6. 人生行迹自有时,莫以迟速叹卢姬: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不要因迟早而叹息卢姬。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卢姬貌似月”,将卢姬的美貌比作明月。
  • 拟人:如“青丝覆鸾额”,将青丝拟人化,形容其覆盖在额头上。
  • 对仗:如“卢姬貌似月,复有伎如云”,前后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女性命运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卢姬美貌和技艺的赞美,以及对她命运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卢姬:诗中的主要意象,代表了美貌和才艺的女子。
  • 月:象征着美丽和纯洁。
  • 云:象征着多变和不可捉摸。
  • 青丝:象征着女子的青春和美丽。
  • 汉宫春:象征着宫廷生活的美好和繁华。
  • 铜台:象征着宫廷的高贵和庄严。
  • 西陵:象征着宫廷或墓地的神秘和庄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卢姬貌似月”中的“月”象征着什么? A. 美丽和纯洁 B. 多变和不可捉摸 C. 高贵和庄严 答案:A

  2. 诗中“青丝覆鸾额”中的“青丝”象征着什么? A. 女子的青春和美丽 B. 宫廷的高贵和庄严 C. 多变和不可捉摸 答案:A

  3. 诗中“人生行迹自有时”表达了什么思想? A. 人生的轨迹和时机自有安排 B. 人生的命运不可改变 C. 人生的命运多变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清平调·其一》:这首诗通过对杨贵妃的赞美,展现了她的美貌和才艺,与《卢姬曲》有相似之处。
  • 杜甫《丽人行》:这首诗通过对宫廷女子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与《卢姬曲》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李白《清平调·其一》与《卢姬曲》:两首诗都赞美了女子的美貌和才艺,但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祝允明的诗更加细腻。
  • 杜甫《丽人行》与《卢姬曲》:两首诗都关注女性命运,但杜甫的诗更加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而祝允明的诗更加抒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文学史》:了解明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
  • 《祝允明诗集》:深入了解祝允明的诗歌创作。
  • 《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史》:了解古代女性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荷叶杯 其七 顾太尉夐 荷叶杯 其六 顾太尉夐 荷叶杯 其五 顾太尉夐 荷叶杯 荷叶杯 悼雅柳 荷叶杯 荷叶杯 新月 荷叶杯 荷叶杯 荷叶杯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不敢后人 倒八字的字 幾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新闻摄影 降颜屈体 大题小做 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锦字书 包含崤的词语有哪些 黄字旁的字 媚丽 对床听语 吸新吐故 知而不争 利施 户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