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56
送昌言知宿州
炜炜符离守,中流簇鼓旂。
柳阴浓不断,舟势激如飞。
魏阙行归奏,承明秪暂违。
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
送给昌言去宿州
明亮的符离城守卫着,中流的船只簇拥着鼓帜。
柳树的阴影浓密而不断,船行的势头如同飞一般。
魏阙的奏章归来,承明帝的旨意只能暂时违背。
星辰的车驾晨昏往来,你的书信切勿让它稀疏。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因《资治通鉴》而闻名。他在政治上主张保守,反对变法,是宋代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司马光送别友人昌言前往宿州的场合,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不舍之情,诗中渗透着对友人前途的祝愿与期待。
《送昌言知宿州》是一首送别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调,描绘了送别场景的生动和友人即将启程的情景。诗的开头用“炜炜符离守”描绘出符离城的明亮与庄严,这里的“炜炜”不仅描绘出了一种光辉的形象,更预示着昌言将要踏上的旅程是光明的。在中间的描写中,柳树的阴影与舟行的迅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送别时的伤感与希望交织的情绪。
诗中提到了“魏阙行归奏”,这不仅是对友人前往的期待,还是对朝廷事务的关心,体现出作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而“星轺晨夜度,尺素勿令稀”则是对友人的深切祝愿,希望在未来的路途中,友人能够常常来信,不至于让这段情谊变得稀薄。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未来的期盼,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忱,情感细腻而深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友人出行的祝福和对未来联系的期盼,表现了作者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炜炜符离守”中的“炜炜”意指:
A. 幽暗
B. 明亮
C. 冷漠
“柳阴浓不断”中的“柳阴”象征:
A. 友谊的绵延
B. 战争的阴影
C. 政治的纷扰
诗中提到的“魏阙”指:
A. 一位诗人
B. 一座城市
C. 一处官署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较,虽然主题都是送别与祝福,但王之涣更注重壮志豪情,展现了对山河壮丽的感慨,而司马光则更多地表达了细腻的友情与对未来的期盼,风格上各有千秋,情感深度各有所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