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5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52:06
原文展示:
塞鸿秋·功名万里忙如燕 薛昂夫 〔元代〕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白话文翻译:
为了功名,像燕子一样千里奔忙。那一脉文雅脱俗的传统,已微弱如同丝线。时间像白驹过隙,又如闪电奔驰。饱经风霜的两鬓忽然间已经像素练一样雪白。人们都说要早早地休官,但哪里看到有人在林下悠闲地相见?至今仍然寂寞无聊,陶渊明辞官后所在的彭泽县现在还有谁在住呢?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昂夫,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和对文雅传统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士人多追求功名,但内心对文雅传统和隐居生活仍有所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功名的忙碌和文雅传统的微弱,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文雅传统的怀念。诗中“功名万里忙如燕”形容追求功名的忙碌,而“斯文一脉微如线”则表达了文雅传统的微弱。后两句通过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进一步强化了对现实的感慨。最后两句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提及,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失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元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功名利禄的厌倦和对文雅传统的怀念,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和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功名万里忙如燕”形容的是什么? A. 追求功名的忙碌 B. 文雅传统的微弱 C. 时间流逝的迅速 D. 岁月的痕迹 答案:A
“斯文一脉微如线”中的“斯文”指的是什么? A. 文化、文雅的传统 B. 追求功名的忙碌 C. 时间流逝的迅速 D. 岁月的痕迹 答案:A
诗中提到的“彭泽县”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陶渊明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