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34:57
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链。
青天豁四碧,云霭不容缘。
窗轩飒先秋,露气入簟扇。
宽庭生夜凉,蚊口不得擅。
人静暮客去,坐偃适自便。
清牵睡思醒,明发醉胆健。
披风睨白月,瞪视不为眩。
未甘景独胜,思出大句衒。
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
篇成若奴婢,气骨终凡贱。
弃置不复收,叹感退自旋。
起探君寄诗,兀坐讽百遍。
駮哉刻雄劲,百札洞一箭。
间逢骋新奇,春云弄晴霰。
古镜终重厚,九鼎挂一铉。
吾尝笑夫人,语富则自愿。
及婴爱君念,始自信惓惓。
阅女当求嫱,慕士在获彦。
鄙哉寻常者,何用目识遍。
得逢诚幸多,既别遂堪喭。
乖离时况久,会合卜未先。
思之不可见,飞魂不身恋。
秋城崔嵬高,围我屹若圈。
安得擘风翅,飞出不自殿。
巧为相见谋,反覆竟未善。
惟当远相要,共借月为面。
相离苟同天,举目亦两见。
又况相去间,财止百里县。
不知道可否,寄诗代请劝。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34:57
对月忆满子权
作者: 王令 〔宋代〕
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链。
青天豁四碧,云霭不容缘。
窗轩飒先秋,露气入簟扇。
宽庭生夜凉,蚊口不得擅。
人静暮客去,坐偃适自便。
清牵睡思醒,明发醉胆健。
披风睨白月,瞪视不为眩。
未甘景独胜,思出大句衒。
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
篇成若奴婢,气骨终凡贱。
弃置不复收,叹感退自旋。
起探君寄诗,兀坐讽百遍。
駮哉刻雄劲,百札洞一箭。
间逢骋新奇,春云弄晴霰。
古镜终重厚,九鼎挂一铉。
吾尝笑夫人,语富则自愿。
及婴爱君念,始自信惓惓。
阅女当求嫱,慕士在获彦。
鄙哉寻常者,何用目识遍。
得逢诚幸多,既别遂堪喭。
乖离时况久,会合卜未先。
思之不可见,飞魂不身恋。
秋城崔嵬高,围我屹若圈。
安得擘风翅,飞出不自殿。
巧为相见谋,反覆竟未善。
惟当远相要,共借月为面。
相离苟同天,举目亦两见。
又况相去间,财止百里县。
不知到可否,寄诗代请劝。
长风掠过海面,吹散了月光如百条链子。
青天显得格外湛蓝,云雾不再缠绵。
窗户微微透着秋意,露水的气息渗入扇子和席子。
宽敞的庭院生出凉意,蚊子也不敢随意侵扰。
夜深人静,客人已然离去,坐卧随意自在。
清风牵动睡意醒来,明月散发醉人的气息。
披着风衣仰望白月,目不转睛却不觉得刺眼。
不甘心景色独占风头,想要写出豪放的句子。
疯狂搜寻却无奇之作,咳嗽几声又自饮其醇。
写成的诗篇宛如奴婢,气质和骨气终究平凡卑贱。
弃之不顾又不再收,叹息感慨自我旋转。
起身探寻君子所寄的诗,反复吟诵百遍。
可是刻意追求雄劲,百篇文章也不过一箭。
偶然遇见新奇的事物,春云轻巧地玩弄着霰。
古老的镜子终究沉重,九鼎挂着一根铅。
我曾笑话那女子,言语富贵则心甘情愿。
直到我心中挂念君子,才发现自是怅然若失。
读书的女子应该求贤,崇慕的士人又在何处。
鄙视那些寻常之人,何必目光遍及四方。
与君相逢实在幸运,既然离别便可叹息。
乖离的时光已久,会合未必能先来。
思念之情不可见,飞魂难以相恋。
秋城高耸如围墙,围住我如同囚禁。
如何能够展开风翅,飞离而不归殿堂。
巧妙安排见面的办法,反复思量却未见善果。
惟有远方相思相要,共借明月为面。
相离虽同在天空,抬头也能见两相。
更何况间隔如此,财力止于百里之内。
不知是否可以,寄诗代我请托劝说。
王令,字季和,号思庐,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对月忆满子权》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在清风明月下,感受到孤独与思念的情感,借助自然景色抒发内心的惆怅与渴望。
《对月忆满子权》是一首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人在长风掠海、青天白月的映衬下,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开篇便以“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链”引人入胜,强烈的视觉效果搭配耳边的风声,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随着诗的逐步深入,诗人的情感愈发显露。夜深人静,诗人一人独坐,思绪万千。“清牵睡思醒,明发醉胆健”,一句道出了他在这宁静夜晚的复杂情感。清风与明月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他心灵的寄托。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作品的不满与自嘲:篇章如奴婢,气骨终凡贱,显示了他对诗歌创作的严苛要求与自我反思。这种对艺术的追求,使得诗人不仅仅是在写作,更是在追寻一种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对自身情感的剖析,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在反复的思绪中,诗人最终提出了“惟当远相要,共借月为面”的结尾,寄托了他希望通过文字与友人相连的愿望,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连接。
全诗通过描绘秋夜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友谊的思考,反映了对创作的自我要求与对友情的珍视。通过明月与文字的寄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连接与思念。
《对月忆满子权》的作者是谁?
诗中“长风掠海来,吹月散百链”中“百链”是形容什么?
诗人使用“古镜终重厚,九鼎挂一铉”来表达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