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6:16
原文展示:
峡山飞来寺 朱彝尊 〔清代〕 花宫萧瑟暮云间,绝磴藤萝迥莫攀。 一自高风留帝子,至今修竹满空山。 澄潭犀去沈金锁,古洞猿归带玉环。 此夕登舻浑不寐,更教沿月弄潺湲。
白话文翻译:
在暮云之间,花宫显得萧瑟,绝壁上的石阶和藤萝难以攀爬。 自从高风留下帝子,至今空山中满是修竹。 清澈的潭水中,犀牛离去,沉下了金锁,古老的洞穴中,猿猴归来,带着玉环。 今夜登上船只,完全无法入睡,月光下,水声潺潺,更添情趣。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清代文学家、史学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尤以山水诗见长。此诗描绘了峡山飞来寺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艺术得到发展。朱彝尊在游历峡山飞来寺时,被其幽静深邃的自然风光所吸引,遂作此诗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峡山飞来寺的幽静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超脱尘世的情怀。诗中“花宫萧瑟暮云间”一句,以萧瑟的暮云为背景,烘托出寺庙的幽静与神秘。“绝磴藤萝迥莫攀”则进一步以难以攀登的绝壁和藤萝,强调了自然的险峻与人力无法企及的壮美。后两句通过对“修竹”、“澄潭”、“古洞”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意境。最后两句则通过诗人夜不能寐,沿月听水声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和超脱尘世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超脱尘世的向往。通过描绘峡山飞来寺的幽静景色,诗人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超脱尘世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花宫萧瑟暮云间”中的“花宫”指的是什么? A. 花园 B. 寺庙 C. 宫殿 D. 山洞
诗中“绝磴藤萝迥莫攀”中的“绝磴”指的是什么? A. 绝壁 B. 绝路 C. 绝境 D. 绝技
诗中“一自高风留帝子”中的“帝子”指的是什么? A. 皇帝的儿子 B. 神仙或贵族 C. 帝王的臣子 D. 帝王的女儿
诗中“澄潭犀去沈金锁”中的“澄潭”指的是什么? A. 清澈的潭水 B. 浑浊的潭水 C. 深潭 D. 浅潭
诗中“古洞猿归带玉环”中的“玉环”指的是什么? A. 玉制的环 B. 玉制的戒指 C. 玉制的项链 D. 玉制的耳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