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沈子山

《吴沈子山》

时间: 2025-07-29 15:52:41

诗句

六月闽溪荔子丹,新秋犹喜荐雕盘。

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5:52:41

原文展示:

六月闽溪荔子丹,新秋犹喜荐雕盘。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

白话文翻译:

六月时,闽溪的荔枝红艳艳,初秋时节依然喜欢将它们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我自叹千里归途遥远,无法在雨后欣赏到繁茂的荔枝枝叶。

注释:

字词注释:

  • 闽溪:指福建地区的河流,这里代指福建。
  • 荔子丹:荔枝成熟时的红色。
  • 新秋:初秋时节。
  • 荐雕盘:将食物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荐,摆放。
  • 自嗟:自我叹息。
  • 繁枝:茂盛的枝叶。

典故解析:

  • 诗中未明确提及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福建泉州人。他的诗文清新自然,尤以书法著称,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此诗可能作于蔡襄某次远行归来,怀念家乡福建的荔枝。

创作背景: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荔枝的思念之情,以及因归途遥远而无法及时欣赏到荔枝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媒介,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遥远的无奈。首句“六月闽溪荔子丹”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美景,色彩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次句“新秋犹喜荐雕盘”则展现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即使在初秋时节,依然喜欢将荔枝摆放在精美的盘子里,享受其美味。后两句“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则抒发了作者的遗憾之情,归途遥远使得他无法在雨后欣赏到荔枝的繁茂枝叶,这种无奈和遗憾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六月”和“荔子丹”点明了时间和荔枝的成熟,营造了一种温馨的家乡氛围。
  • 次句“新秋犹喜荐雕盘”延续了首句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珍惜。
  • 后两句“自嗟千里归程远,不得繁枝雨后看”则转折,表达了作者的遗憾和无奈,情感深沉。

修辞手法:

  • 色彩描绘:通过“荔子丹”和“繁枝”等词汇,运用色彩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视觉美感。
  • 对比:通过“新秋犹喜”和“自嗟千里”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情感变化。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荔枝这一意象,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遥远的无奈,展现了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子丹:象征着家乡的美好和成熟。
  • 繁枝:象征着家乡的繁荣和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荔子丹”指的是什么? A. 荔枝的红色 B. 荔枝的形状 C. 荔枝的味道 答案:A

  2. 作者为什么感到遗憾? A. 因为荔枝不好吃 B. 因为归途遥远 C. 因为雨后无法看到荔枝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州一绝》:同样以荔枝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惠州一绝》与蔡襄的这首诗都以荔枝为题材,但苏轼的诗更加豪放,而蔡襄的诗则更加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古香慢 自度腔夷则商犯无射宫赋沧浪看桂 西平乐慢/西平乐 中吕商过西湖先贤堂,伤今感昔,泫然出涕 采桑子慢·桐敲露井 声声慢(和沈时斋八日登高韵) 霜天晓角·香莓幽径滑 水龙吟·送万信州 暗香疏影·夹钟宫赋墨梅 柳梢青·与龟翁登研意观雪怀癸卯岁腊朝断桥并马之游 永遇乐(林钟商过李氏晚妆阁,见壁间旧所题词,遂再赋) 水龙吟·赋张斗墅家古松五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蹴而就 优差美缺 妇开头的成语 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虚枯吹生 一鼓而下 风字旁的字 酣痛淋漓 名牒 无铨次 执法犯法 卤字旁的字 追探 慢帐 目字旁的字 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亅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