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4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6:02
玲珑四犯 钱塘舟中听桂香女士琵琶
作者: 姚燮 〔清代〕
画桨柳心,凉篝烟隙,时光如许须醉。
拢弦声乍动,满座飞蛾翠。
弦耶一条条碎。是愁耶一声声泪。
万里思乡,三秋惜别,多少客无寐。
开帘望江天雾。有江云曳鸟,江月窥水。
树深孤塔出,沙远群山媚。
西陵明夜疏篷枕,定有梦依依来此。
怀未已。听残响泠泠又起。
在画桨轻划柳心的舟中,透过凉爽的篝火烟雾,时光如同这般,令人不得不醉。
拨动琴弦的声音忽然响起,满座的人如飞蛾般聚拢过来。
琴弦啊,仿佛一条条破碎的情绪,难道是愁苦呢?一声声泪水的倾诉。
远在万里之外的思乡情,三秋的惜别,多少旅客无眠。
打开窗帘望向江面,天空笼罩着雾气,江边的云朵拖曳着飞鸟,江中的月亮窥视着水面。
树深处孤塔耸立,沙滩远处群山如美人般依恋。
在西陵的明夜,轻篷睡眠的地方,定会有梦依依而来。
心中怀念未已,听那残响泠泠又起。
姚燮,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其诗风常带有清新、典雅的气息,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的交融。
这首诗创作于舟中,诗人借助音乐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个人情感及自然美的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舟中听琴所引发的深刻情感。开篇用“画桨柳心”描绘了舟行的轻快,随后“凉篝烟隙”则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舟中清风徐来,篝火烟雾缭绕。接着,诗人引入了音乐的元素,“拢弦声乍动”抓住了瞬间的美好,描绘了满座的旅客因琴声而聚集,营造出一种热烈的氛围。
随着情感的推进,诗人借“万里思乡”表达了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尤其在“多少客无寐”中,表现了那种深夜难眠的孤独与苦痛。透过窗帘望向外面的景色,诗人描绘出江边雾气缭绕,鸟儿飞舞的美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恋。最后,诗人以“怀未已”结束,情感的余音缭绕,给人以回味。
整首诗以音乐作为线索,结合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情感细腻而真实。
整首诗通过音乐与自然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情感深沉而细腻,展现了人们在离别与思乡中的共鸣。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感,也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诗中提到的“凉篝烟隙”是指什么?
A. 船上的火光
B. 透过烟雾看到的景象
C. 诗人的思乡情
哪一句表现了对故乡思念的情感?
A. 拢弦声乍动
B. 万里思乡
C. 树深孤塔出
“满座飞蛾翠”意指什么?
A. 大家都在欣赏音乐
B. 人们在夜晚飞舞
C. 诗人感到孤独
可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进行比较,两者都涉及音乐与情感,但表现手法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姚燮的诗更加细腻柔和,而白居易则更为激烈与直接,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