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3:27
小池
作者: 冯坦 〔宋代〕
岩上层层叠翠苔,小池巧凿近岩隈。
就岩引得清泉满,便有前山月入来。
在岩石上层层叠叠的青苔,旁边的小池巧妙地凿在岩石的阴影下。
从岩石引来的清泉使池水满溢,月光也悄然映入前山的水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表达了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符合山水诗的传统。
作者介绍: 冯坦,字仲德,号石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尤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山水诗流行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当时士人的闲适生活情景。
《小池》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诗,诗中通过对小池和岩石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的前两句“岩上层层叠翠苔,小池巧凿近岩隈”,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青苔的层叠和小池的巧妙位置相得益彰,给人以清新之感。后两句“就岩引得清泉满,便有前山月入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意,通过清泉的流淌和月光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人与自然融为一体。
这首诗在意象上非常细腻,岩石、苔藓、小池、清泉、月光等元素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画卷。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整体上,这首诗不但有着独特的美感,也蕴含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归隐山水的生活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描写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岩上层层叠翠苔”描绘的是哪个自然元素?
小池的作用是什么?
诗中的“清泉”给池水带来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坦的《小池》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写自然景色,但冯坦更侧重于小池的细腻描写,而王维则更强调山中的空灵与深远。两者都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但风格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