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4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45:44
绮罗巷陌总成尘,那识担柴老买臣。
自笑卖柴元似旧,买柴却换旧时人。
在华丽的街巷中,满是尘埃,谁又知道那担柴的老者是曾经的买臣呢?
我自嘲卖柴的日子和以前一样,而买柴的人却换成了往日的朋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买臣”典故出自《史记》,原为商人转为官员的人,诗中用以表达身份的变化和世事的无常。
作者介绍:
冯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词上以清新雅致著称,常反映市井生活和人情世故。其作品多关注社会百态及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鸬鹚源樵歌》创作于社会变迁之际,诗人观察到身边的变化,感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借以抒发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鸬鹚源樵歌》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华丽的街巷与担柴老者的对比,反映了身份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诗的开头以“绮罗巷陌总成尘”开篇,描绘了一幅繁华却又尘封的画面,似乎在提醒人们对繁华背后的无奈与无常。接着,通过“那识担柴老买臣”,诗人引入了一个平凡的角色,老者的身份使得整个诗作更具人情味。
诗人自嘲“自笑卖柴元似旧”,在平淡的柴火交易中,透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最后一句“买柴却换旧时人”,则是对人与人关系变化的深刻感悟,旧时的友人已不再,替代他们的则是陌生的面孔,令诗人感到一种失落与孤独。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通过对平凡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情冷暖和社会变化带来的失落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绮罗巷陌”指的是:
A. 华丽的街巷
B. 贫民窟
C. 农村小道
“那识担柴老买臣”中的“老买臣”意指:
A. 年轻的商人
B. 曾经的官员
C. 卖柴的老人
诗人自嘲是为了表现: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社会的批判
C. 对生活的无奈与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坦的《鸬鹚源樵歌》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但前者更侧重于日常生活的细腻观察,而后者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回忆,展现了更为豪放的情感。两首诗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各自时代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