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10: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10:17
中流有行舟,似亦得清致。
只恐乘舟人,未识月中意。
在河流中间有一只小船,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幽的美好。
只怕乘船的人,未必能领悟到月光中的意趣。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月中意”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月亮的赞美,月亮常被用作寄托情感和思念的象征。
作者介绍:冯坦,生于宋代,字子美,号何山,晚号成斋,主要以诗词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抒发个人情感与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暑热的夜晚,诗人或许在船上,感受着夜晚的凉爽与宁静,反映出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事的思考。
《桐庐暑夜》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夜晚河流上行舟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开头两句中,诗人描绘了在水中央的船只,给人一种清幽雅致的感觉,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种清致的美感不仅在于外在的景象,更在于内心的感受。
后两句则引入对乘舟者心境的思考,诗人担心这些人无法领悟月光的深邃意趣,展示出一种对人性和情感的关怀。这种担忧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情感理解,也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情感的自省。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修辞手法:全诗通过对比的手法,展示了自然与人心的关系,运用了比喻与拟人等修辞,使诗意更加深刻。
主题思想:诗歌整体表现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人性理解的关怀,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担心乘舟人无法领悟什么?
A. 船的美丽
B. 月光的意趣
C. 水流的声音
“中流有行舟”中的“中流”指的是哪里?
A. 河流的边缘
B. 河流的中央
C. 河流的下游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怨恨
B. 忧伤与思考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