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8:14
忆旧游(前题分得论字)
作者: 王去疾 〔宋代〕
正落花时节,憔悴东风,绿满愁痕。
悄客梦惊呼伴侣,断鸿有约,回泊归云。
江空共道惆怅,夜雨隔篷闻。
尽世外纵横,人间恩怨,细酌重论。
叹他乡异县,渺旧雨新知,历落情真。
匆匆那忍别,料当君思我,我亦思君。
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
此去重销魂,黄昏细雨人闭门。
在花瓣纷纷落下的季节,东风带来了憔悴的气息,绿色的景象中藏满了愁苦的痕迹。梦中惊醒的访客呼唤着我的伴侣,孤雁孤独地有约,再次归来如云。江面空荡荡的,大家都在谈论惆怅,而夜雨隔着窗帘传来声声滴落。世外的纷繁复杂,人间的恩怨情仇,尽管细细品味,仍然让人感慨。叹息在他乡的陌生县市,旧雨新知都显得渺小而真实。匆忙的离别让我难以忍受,想必你也在思念我,我也在思念你。人生并非如麋鹿一样可以随群而行,注定无法长久相伴。这一去又要销魂,黄昏的细雨中人们都已闭门不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去疾,字允升,号穷庐,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闻名,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忆旧游》创作于王去疾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回顾期,诗中充满了对往日游历的怀念和对人际关系的深思。在社会动荡和个人漂泊的背景下,诗人对旧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愈加浓厚。
《忆旧游》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王去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对旧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融为一体。开篇以“落花时节”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接下来,诗人借助梦境与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出对伴侣的思念与惆怅,既有孤雁的哀鸣,也有雨声的低诉,构建出一种孤独而感伤的意境。
该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往昔的怀念,又有对人生的无奈,尤其是“人生自非麋鹿,无计久同群”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人生的孤独。这种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不仅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映射出社会中人们关系的疏离与冷漠。
整首诗在词语的选择上极具韵律感,情感的层次感也通过对比与重复的修辞手法得以增强,展现了王去疾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友情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悟,表现出人际关系的脆弱与人生的孤独。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情的冷暖,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正落花时节”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人生自非麋鹿”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人际关系
B. 自然界
C. 友情
D. 孤独
“匆匆那忍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愤怒
D. 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去疾的《忆旧游》和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人际关系的思考,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自我感情的宣泄。王去疾通过自然意象反映内心的情感波动,而李白则通过对饮月下的描写凸显孤独的快乐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