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6:1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6:14:36
秋日坐秦淮水榭闻故老谈金陵遗事
作者: 石为崧 〔清代〕
木落江南秋暮天,
开元诉罢转茫然。
荆榛曾记从龙日,
鼙鼓还传失鹿年。
夜月照残楼十二,
金风吹冷殿三千。
凭谁坐说长江险,
玉树歌终亦可怜。
秋天的黄昏,江南的树木已经落光,
开元盛世的故事诉说完了,心中却感到茫然。
荆榛丛中曾记得从龙之日,
鼓声依旧传来失鹿之年的故事。
夜晚的月光照在残破的十二楼,
金风吹来,令人感到冷意,殿堂已三千间。
谁能坐下来谈论长江的险恶?
即使是玉树歌声,也充满了可怜之感。
作者介绍:
石为崧,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为主,其诗风清新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日的秦淮水榭,诗人坐在此处,听闻老人的谈话,思考金陵的历史遗事,反映了他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与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金陵过往繁华的感慨与深思。首联以“木落江南秋暮天”引入,秋天的萧瑟与落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历史的无情。接着“开元诉罢转茫然”,则表现出对开元盛世的追忆和对现实的迷茫。
中间两联对比了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冷清,“荆榛曾记从龙日”与“鼙鼓还传失鹿年”勾勒出历史的变迁,表现出对盛世与失落的对比。后两联则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冷清,尤其是“金风吹冷殿三千”,通过冷风与三千殿宇的对比,强调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的意象丰富,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悲伤的历史画面,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的历史遗事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
“木落江南秋暮天”中的“木落”指的是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开元”是指哪个历史时期的盛世?
A. 汉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凭谁坐说长江险”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对长江的美丽
B. 对历史的沧桑与险恶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