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郡斋平望江山

《郡斋平望江山》

时间: 2025-04-26 06:30:45

诗句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

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0:45

原文展示:

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
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
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
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

白话文翻译:

水路向东通往楚地,北边的人口与巴地相连。
山光辉映着一个郡,江上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
庭院里的树木专门栽种橘子,园子里一半种着茶树。
梦中的灵魂知道思念之地,夜夜都在京华的梦里。

注释:

字词注释:

  • 楚:指古代楚国,地处今湖北、湖南一带。
  • 巴:指古代巴国,位于今四川一带。
  • 郡:古代地方行政区划。
  • 月照千家:形容江边的月光普照,夜景美丽。
  • 纯:表示纯粹、专门。
  • 畦:指小块土地,通常用于种植。

典故解析:

  • “京华”:指京城,古代指的是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文明。
  • 本诗提及的地方,如楚和巴,均是历史上重要的文化和经济区域,反映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与眷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号青门,唐代著名诗人,生于河西走廊,主要活动于边塞,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戎马生涯以及生活的哲理。他的诗作以豪放、奔放著称,常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岑参创作《郡斋平望江山》时,正值盛唐时期,国家强盛,社会繁荣,诗人常常在郡斋中登高望远,感受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繁华。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所见的山水美景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他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热爱。

诗歌鉴赏:

《郡斋平望江山》是岑参的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的诗作,展现了他对故乡山水的眷恋与思念。诗的开头两句通过“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展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地理特点,水路和人烟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这片土地的生机与活力。接着“山光围一郡,江月照千家”则通过山光与月光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美丽,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后两句“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则细致描绘了乡村的农田景象,展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体现出诗人对家乡生活的珍视与向往。最后一句“梦魂知忆处,无夜不京华”则将情感升华至思乡之情,表达了无论身在何处,心中永远惦记着的故乡。整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交织,表现了岑参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表达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生活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路东连楚” - 描述水路的方向,指向古楚国,展现了地理位置。
  2. “人烟北接巴” - 北方有巴地的人口,表现出交通便利与人际往来。
  3. “山光围一郡” - 山光辉映着整个郡,展现自然的壮丽与地方的美好。
  4. “江月照千家” - 江面上的月光照耀着千家万户,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5. “庭树纯栽橘” - 诗人家中的庭院专门栽种橘子,体现出生活的富裕。
  6. “园畦半种茶” - 一部分园子种植茶树,展示了地方的农业特色。
  7. “梦魂知忆处” - 梦中的灵魂知道思念的地方,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8. “无夜不京华” - 每个夜晚都梦见繁华的京城,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水路东连楚,人烟北接巴”,对称而和谐,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山、水、月、家,构成了诗中自然与生活的和谐美。
  • 比喻:没有直接使用,但通过景物的描绘引发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乡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展现了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中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与对繁华都市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路:象征交通与沟通,代表人们的交流与繁荣。
  • 山光:象征自然的美丽,表现诗人对故乡的热爱。
  • 江月:象征宁静与和平,营造出诗人的思乡情绪。
  • 庭树与园畦:象征生活的富足与对自然的依赖,体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指代哪个地区? A. 今湖南
    B. 今山东
    C. 今陕西
    D. 今云南

  2. “无夜不京华”中的“京华”指的是什么? A. 乡村
    B. 都市
    C. 田园
    D. 山川

  3. 诗中提到哪些植物? A. 苹果
    B. 橘子与茶
    C. 梨树
    D. 桃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之涣《登鹳雀楼》
  2. 李白《庐山谣》
  3.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岑参与王之涣:岑参的诗多描写边塞及自然景色,王之涣则多以壮丽景色表现情感,两者在风格上都有豪放之气,但主题和背景有所不同。
  • 岑参与杜甫:岑参的诗更倾向于描绘自然与个人情感,杜甫则常关注社会现实,表现出对国家与人民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岑参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川原和居野应制 山沧溟隐谷应制 芦汀洲隐浦应制 挽王进士 送王绘赴广东佥宪 上问安南事 题李氏栖碧楼 赋得罗汉洞送陈宗进归会稽 陈参藩曾侍御招同陈道襄郭笃周二宪副浮邱雅集 翠岩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救灾恤邻 搏砂弄汞 贪求无厌 吠非其主 魚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村学究语 包含黝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雨字头的字 川字旁的字 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糖舌蜜口 虚位 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横眉吐气 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民英 擎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