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0:53
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
作者:杨基
祝史祝王册,儒臣奉誓词。
衣冠陈盛典,秬鬯降洪釐。
用报金穰瑞,仍祈雨露私。
勾龙严配位,神弃肃明祠。
币玉趋宗伯,笙镛奏瞽师。
精灵潜格尔,盻蚃俨来思。
赤壤新封国,玄牲旧制仪。
岂惟宜土谷,还得奠邦畿。
师出常依主,君行每告期。
礼终受多祜,民物正熙熙。
这首诗描述的是在八月九日举行的社稷祭祀活动。祭司们祝愿国家安康,儒生们在祭坛前宣誓。华丽的衣冠展示了盛大的典礼,特制的酒水也被献上。人们用金粮来回报神灵的恩赐,也祈求雨露滋润。祭祀中,龙的形象被庄重地安放,神灵在明亮的祭坛中高坐。用玉币向宗伯致敬,乐器声声不断,奏响了祭奠的乐章。精灵在神灵的殿宇中潜伏,细心地观察人间的思念。新封的土地上,宰牲仪式依旧遵循古制。祭祀不仅仅是为了土地与五谷的丰饶,更是为了巩固国家的根基。出征时常常依赖于君主的命令,国君出行时则需告知神灵。礼仪结束后人们享受丰厚的福祉,万物欣欣向荣。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著名诗人,以其严谨的创作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著称。他的诗作品多以抒情和描写典礼为主,体现了强烈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特定的祭祀时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丰收和国家安宁的重视。诗中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国家治理和祭祀活动的影响。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雄浑的气势,展现了古代祭祀典礼的庄重与神圣。诗中以“祝史祝王册”开篇,直接引入祭祀的主题,体现对神明的敬仰与虔诚。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出祭祀活动的繁华与严肃。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与细腻的描绘,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隆重的典礼之中,感受到那份对土地与神明的敬畏。
诗中不仅展现了祭祀的形式和礼仪,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对国土和人民的关怀。通过对“金穰瑞”和“雨露私”的祈愿,表达了对丰收和安宁的渴望。诗的最后几句则强调了礼仪和国家治理的关系,突出礼仪在国家稳定与民生幸福中的重要作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神明的崇敬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强调了祭祀在维护国家稳定和民生幸福中的重要作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秬鬯”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币玉趋宗伯”中的“币玉”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提供对《八月九日祀社稷述事》的全面解析与理解,帮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古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