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立夏前一日有赋

《立夏前一日有赋》

时间: 2025-05-10 09:20:07

诗句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20:07

原文展示:

渐老绿阴天,无家怯杜鹃。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
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


白话文翻译:

渐渐老去的绿荫天色,无家可归的我惧怕杜鹃的鸣叫。
今晚的东风吹来,芳草又要等到明年才能再次欣赏。
蚕丝在新丝熟透之后,茶香在酒之前弥漫。
所有的恨意都寄托在南浦,聊以此来安慰北窗下的睡眠。


注释:

  • 渐老:渐渐地衰老,暗示时间的流逝。
  • 杜鹃:指杜鹃鸟,常被视为忧伤与离别的象征。
  • 东风: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芳草:芳香的草,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 蚕熟:蚕茧成熟,象征着丰收和劳作的成果。
  • 茶香:指泡茶时散发的香气,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
  • 北窗:指北方的窗户,可能暗指诗人的孤寂与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基,明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16世纪。杨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诗作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的结合,具有较强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

《立夏前一日有赋》写于立夏前夕,正值春夏交替之际。此时节,万物复苏,然而诗人却感受到孤独与惆怅,正是这种矛盾的情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诗歌鉴赏:

《立夏前一日有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渐老绿阴天”便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随着春天的结束,诗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流逝。杜鹃的啼鸣,常常与别离和哀愁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情感的渗透,让诗人感到无家可归的惆怅。

接下来的“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虽然春天的风带来了希望,但芳草却要等到明年才能再次盛开,暗示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 fleeting nature。

“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一联,描绘了生活中的小确幸。蚕茧的成熟象征着劳动的成果,而茶香则代表着生活的温暖,带来一丝慰藉。

最后一联“都将南浦恨,聊寄北窗眠”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将内心的惆怅与南浦的恨意相结合,表现出一种无奈的寄托。北窗的孤独与南浦的恨意形成鲜明对比,增添了离愁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面对时间流逝时的复杂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渐老绿阴天:随着时光的流逝,绿荫的景象也渐渐老去,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2. 无家怯杜鹃:无处可归,惧怕杜鹃的啼鸣,象征离别与孤独。
  3. 东风有今夜:今晚的东风带来新的希望,但同时又是一种失落。
  4. 芳草又明年:期待明年芳草重生,暗示着时间的循环与生命的延续。
  5. 蚕熟新丝后:蚕茧的成熟象征着丰收与成果,反映出生活的现实。
  6. 茶香煮酒前:生活中的小确幸,茶香与酒的搭配,增添了温暖感。
  7. 都将南浦恨:所有的遗憾与恨意都寄托在南浦,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8. 聊寄北窗眠:将这些情感寄托在北窗下的睡眠中,表现出孤独与惆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杜鹃”比作离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蚕熟新丝后,茶香煮酒前”,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与生活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绿阴:象征生命与生机,暗示时光的流逝。
  2. 杜鹃:离愁与悲伤的象征。
  3. 东风:希望与新生的象征。
  4. 芳草: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延续。
  5. 蚕丝:劳动的成果与丰收的象征。
  6. 茶香:生活的温暖与宁静。
  7. 南浦:离愁别恨的寄托。
  8. 北窗:孤独与沉思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杜鹃”象征什么?

    • A) 希望
    • B) 离愁
    • C) 劳动
  2. “东风有今夜,芳草又明年”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期待与失落
    • B) 快乐与幸福
    • C) 忧伤与绝望
  3. 诗人将“南浦恨”寄托于哪里?

    • A) 东风
    • B) 北窗
    • C) 绿阴

答案:

  1. B) 离愁
  2. A) 期待与失落
  3. B) 北窗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杨基的《立夏前一日有赋》同样展现了孤独的情感,但李白更多的是借酒消愁,而杨基则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思生活的无常。
  • 杜甫的《春望》则在国家动荡之际,表现出对家国的思念与忧虑,与杨基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 对杨基及其作品的深度分析。
  2. 《古诗词鉴赏》 - 提供古代诗词的解析与欣赏技巧。
  3. 《诗词意象探析》 - 对中国古代诗歌意象的详细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感 别老母 赠胡季昭 早行 咏猿 杨柳 谢馈药 送谦父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蚫螺酥 王字旁的字 包含配的词语有哪些 齊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 在家出家 舢舨 川字旁的字 鲵鱼 玩物丧志 向天而唾 湛没 包含在的词语有哪些 卤字旁的字 包含碰的成语 过去未来 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