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6:30
久雨次韵君俞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尘埃肺腑屡更时,
淫雨平欺素颔垂。
忽觉光辉慰岑寂,
坐令华茂转离披。
中痟未厌徒空壁,
雅意安能系赤墀。
独有晴明陪击节,
回肠尤在不为诗。
这首诗表达了在久雨之后,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尘埃和肺腑的变化反映了时光的流逝,淫雨似乎将人压制得无法抬头。忽然间,阳光的照耀让内心的寂静得到安慰,坐在这里,花草的繁茂让人感到些许的轻松。即使内心依然不满,墙壁上空荡荡的,雅致的情怀又怎能寄托在这红色的台阶上呢?只有晴朗的天气才能使我内心的旋律迸发,然而这份情感却无法化作诗篇。
李之仪,字梦阮,号少山,生活在宋代。他是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李之仪的诗词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这首诗作于久雨之后,诗人可能在室内感受到外界的湿冷,内心的孤寂与对阳光的渴望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内心的感受。开头的“尘埃肺腑屡更时”,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沉重与无奈,久雨带来的不仅是环境的恶劣,更是一种内心的压抑。紧接着,诗人转而描写阳光的照耀,似乎是在隐喻一种希望与安慰。阳光带来的光辉不仅驱散了阴霾,也让诗人意识到内心的孤寂。通过对花草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反衬出自己内心的孤寂与不满。
后半部分则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虽然美好的情感无法通过诗歌表达出来,但他依然感受到内心的旋律。晴朗的日子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环境的变化,更是内心情感的流动,诗人在此感慨生活的无常与诗歌表达的局限。这种情感的纠结使得整首诗具有了更深的哲理思考,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困境中仍然渴望阳光、渴望希望的情感。
诗中“淫雨”象征着什么?
“光辉”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诗人对“赤墀”的态度如何?
李白与李之仪的诗歌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情感的思考,但李白的诗多显豪放与奔放,而李之仪则更为细腻与内敛。李白的《月下独酌》强调孤独中的欢愉,而李之仪的《久雨次韵君俞》则更注重内心的沉郁与期待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