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56:23
连璧兼金尽出伦,雪髯霜鬓信陈人。
能忘枘凿方圆异,许接风云变化新。
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
何当一笑披环堵,赖月吟哦未厌贫。
这一首诗描绘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与哲思。诗中提到连绵的美玉与金子,象征着理想与奢华,已然消失,只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信守着旧日的情义。诗人希望能够忘却世间的纷扰与复杂,追求一种自由而新颖的生活。尽管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艰辛,诗人仍然期望能够在月下吟唱,享受那份贫穷中的乐趣。
诗中提到的“雪髯霜鬓”可以联系到古代诗人对老年的描绘,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对于往昔的追忆。同时,诗中的“风云变化”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感悟。
李之仪,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与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常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
这首诗创作于李之仪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比理想与现实,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以深邃的思想和清晰的意象而著称。诗人通过“连璧兼金”的描写,开宗明义地表达了对物质的追求已然消逝,转而关注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满足。第二句中的“雪髯霜鬓”则强烈地表现出岁月带来的沧桑感,反映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深刻思考。
在“能忘枘凿方圆异”中,诗人展现出一种超脱的态度,愿意放下世俗的纷扰,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境界。而“绝韵淹时劳极目,虚斋穷日但凝尘”则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疲惫与无奈,尽管身处困境,眼前却只有灰尘。
最后,诗人的期望在“何当一笑披环堵”中得以体现,他渴望与友人共度快乐时光,尽管生活贫困,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依然未减。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反思与向往,流露出一份深邃的哲理。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失落感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虽然生活困顿,诗人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哲理思考。
“连璧兼金尽出伦”中的“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雪髯霜鬓”最能反映诗人的什么感受?
诗人在“虚斋穷日但凝尘”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与李之仪的作品相比,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对生活的另一种感悟,强调了在艰难环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态度。苏轼《定风波》则在挫折中寻求内心的平和与释然,三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同时各自展现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