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2:48
壮志峥嵘不自神,
低回聊此接波臣。
虽非腰重真骑鹤,
犹胜途穷强泣麟。
击节久怀洲上晚,
空樽未放网边春。
固知遗老能相契,
翻愧公输作幸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心中壮志凌云,却不自觉地陷入了沉思,似乎是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自己并没有骑上仙鹤那样的荣耀,但比起那些途穷而泣的麟来说,还是更胜一筹。长久以来,我在洲上的晚霞中击掌而歌,却发现空酒樽还未放下,春天也未曾回归。我知道年迈的老者能与我心灵相契,但反而觉得愧疚,自己像公输般为民所幸。
作者介绍:李之仪,字君谟,号和斋,宋代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其诗作多描绘人生理想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之仪对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索,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面对社会变迁时的无奈与忧虑。
《和人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身理想与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壮志峥嵘”引入,展现出一种豪情万丈的气概,但随之而来的“低回”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沉重,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诗人虽然没有获得神仙般的荣耀,但仍然对现实保持一份乐观,认为自己的追求胜过那些在困境中泣泪的麟。
在后半部分,诗人提到“空樽未放网边春”,意即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未能实现的遗憾,这种情感让人感同身受,也引发读者对人生短暂与机遇稍纵即逝的思考。最后一句“翻愧公输作幸民”则以自谦的姿态,表达了对已有成就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律感。比如“骑鹤”与“泣麟”的对比,形成鲜明的意象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情感波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自己的追求与理想?
A. 骑鹤
B. 空樽
C. 泣麟
D. 都是
“固知遗老能相契”中“遗老”指的是?
A. 年轻人
B. 成功的商人
C. 年迈的人
D. 学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之仪与杜甫的作品同样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李之仪更强调个人的理想与情感,而杜甫则更多描绘社会的苦难与历史的沉重。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古代诗人对现实的深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