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38:06
奉和幸大荐福寺(寺乃中宗旧宅)
作者: 赵彦昭 〔唐代〕
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
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
北阙承行幸,西园属住持。
天衣拂旧石,王舍起新祠。
刹凤迎雕辇,幡虹驻彩旗。
同沾小雨润,窃仰大风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寺庙场景,表达了对佛教和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提到,宝地上龙飞之后,金色的佛像显现;千花盛开,象征国家的繁荣;善行汇聚,助力皇基稳固。北阙接待皇帝的到访,西园由住持掌管。天衣轻拂着古老的石头,王舍建立了新的祠堂。寺庙的凤凰迎接着华丽的车辇,彩旗在风中飘扬。大家共同沐浴在细雨的滋润中,暗自仰慕这豪放的诗篇。
赵彦昭是唐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描写自然景观、宗教信仰和政治时事为主,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与思考。
这首诗创作于唐中宗时期,正值国家繁荣之时,诗人借助寺庙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宗教的美好祝愿,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人们的向往。
这首诗用清新明亮的意象描绘了大荐福寺的景象,形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开篇的“宝地龙飞后,金身佛现时”,直接引入了佛教的神秘与庄严,传达出一种宗教的崇高感。接下来的“千花开国界,万善累皇基”,则进一步将寺庙与国家的繁荣联系在一起,彰显出佛教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中间部分“北阙承行幸,西园属住持”,通过描绘皇帝的出行,强调了皇权与宗教的结合,显示出佛教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接着“天衣拂旧石,王舍起新祠”,象征着旧的信仰与新的时代之间的交替,展示出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最后的两句则是对自然的赞美,表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同沾小雨润,窃仰大风诗”,在细雨与大风中,诗人不仅感受到自然的滋润,也在其中寻找到了诗歌的灵感和力量,整体上,诗歌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宗教场景,反映出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国家繁荣、佛教文化的赞美,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向往,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感。
诗中“宝地龙飞后”中的“龙”象征什么?
“千花开国界”表达了什么主题?
“同沾小雨润”这句诗的意境是什么?